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从中共皖西三地委到中共六安地委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5-31 09:28:28 【字体:

  中共皖西第三地方委员会(简称三地委)是中共六安地委的前身。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地委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带领六安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反“围剿”斗争,进行土地改革,巩固发展革命根据地,为六安全境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一、中共皖西三地委的成立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迅速解放了皖西大部分地区。11月9日至12日,刘伯承、邓小平在太湖县刘家畈胡氏新祠主持召开了有三纵旅长以上干部和皖西工委、皖西人民自卫军支队长以上干部参加的高干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共皖西区党委、皖西军区和皖西行署,下设皖西一、二、三3个地委、3个军分区和3个专员公署。其中中共皖西三地委先后辖舒六、独山、六合、霍山、太平、肥西、六安、六南、六北等县委,包括了今天六安市境内的大部分地区。11月29日,中共皖西三地委在舒六县三石寺成立,由郭万夫负责。书记马芳庭到任后,郭万夫改任副书记,霍衣茹任三专署专员,朱光任三分区司令员。

  二、进行反“围剿”斗争

  三地委始终把开展武装斗争,巩固革命政权作为首要任务。为解除大别山地区威胁,1947年冬天,国民党集结33个旅的兵力对大别山区展开全面“围剿”。为打破“围剿”,刘邓大军主力于1948年3月撤出大别山区,在皖西地区仅留下1个旅的兵力坚持运动作战。面临严峻形势,三地委从容应对,领导地方武装,在群众大力支援下,开展艰苦的对敌斗争,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反“围剿”中,三地委着重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思想和形势教育,增强胜利信心。军事上也作了严密部署,将配属的三纵二十七团和地方武装组成3个武装集团,以营为单位开展游击战争。敌围攻时立即分散转移,敌分散驻守时迅速集结打击敌人。三地委还将根据地群众以乡或行政村组织起来,敌进我转,敌退我进,既保护了群众,又拖垮了敌人。三地委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领导军民粉碎了敌人多次进攻,不仅站住了脚跟,而且保住了巩固区和游击区,敌始终只能占据少数孤立城镇。

  三、开展土地改革

  三地委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开展土地改革。由于当时正处于战争环境,土改之前思想发动不够深入,加上盲目搬用老区土改经验,片面强调贫雇农路线,侵犯了部分中农和中小工商业者利益,同时又操之过急,普遍出现急性土改现象。对于土改过程中出现的“左”倾现象,三地委遵照上级指示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停止急性土改的同时,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新区政策,实行减租减息,保护工商业,执行合理负担政策,对违法乱纪者进行了严肃处理。经过系统整风,提高了各级干部执行新区政策的自觉性,纠正了土改工作中的失误,密切了干群关系,恢复了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均有恢复。在艰苦作战环境里,三地委领导和干部战士还帮助群众抢收抢种,缴获敌军粮也分给群众度荒,军民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

  四、推动解放形势的发展

  1948年9月,中共皖西区党委在舒六县召开会议,全面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及经验教训,提出全面解放皖西地区的总任务和具体措施。会后,三地委迅速贯彻会议精神,提出“继续发展新区,巩固基本区及游击区”的行动方针,领导地方武装,配合军区主力,积极开辟新区,成立了肥西县,恢复了六安县。

  随着三大战役胜利进行,国民党驻皖西之敌兵力削弱,士气消沉,顽匪也惶恐不安。为此,三地委适时提出“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打土顽与开展工作相结合”的方针,对敌开展强大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11月初,三地委通过宣传政治形势,发送政攻信件,开展政策教育,安排投诚人员出路等多种方式,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使敌迅速瓦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三分区组织地方武装配合军区独立旅对敌进行打击,皖西各地不断解放。

  1949年1月21日,皖西重镇六安县城解放,随后成立六安市,中共皖西区党委和皖西三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也随之移驻六安。六安从此成为皖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此时,三地委迅速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进行了城市政策及入城纪律教育,顺利完成城市接管工作。入城后,三地委一方面要求各县市开展城市工作,实行生产自救恢复经济;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支前工作,保障渡江战役顺利进行。全区普遍建立各级支前机构,专署成立战勤指挥部,在供应线沿途设立兵站、民站,大量筹集支前粮款物资,组织随军常备担架队和运输队。由于三地委的高度重视,六安地区的支前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保障了解放大军的后勤供应。

  五、中共六安地委的成立及皖西全境解放

  1949年4月,中共皖北区党委决定成立中共六安地方委员会,从此三地委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三地委以其卓越的工作为皖西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月,中共六安地委正式成立,马芳庭任书记、刘征田任专员、曾庆梅任军分区司令员,辖六安、寿县、舒城、霍山,霍邱、金寨也先后由鄂豫区划归六安地委,恢复了原隶属关系,形成六安地区的基本行政格局。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国民党反动集团垂死挣扎,派遣军事特务人员潜回大别山区收集散兵游勇,网罗股匪流寇,组织反动道会,组成以金寨为据点的“豫鄂皖边人民自卫军”,妄图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开辟所谓的“第二战场”。六安地委遵照上级部署,开展大规模剿匪,至1949年7月初,六安地区境内歼匪3951名。9月,鄂豫皖三省实行联合会剿,9月7日,一举解放被匪盘踞的金寨县城,摧毁匪司令部,生擒匪中将司令汪宪、副司令袁成英。至此,皖西地区土匪反动武装被基本肃清,六安全境获得解放,六安军民以剿匪斗争的重大胜利迎接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在中共六安地委的领导下为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建设社会主义新皖西开始了新的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