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的“老人群像”
2月19日,在金寨县铁冲乡“农耕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班的叶祖华等一帮老人们正在分拣香菇。该公司坚持用工不讲条件、不设门槛,提供力所能及的用工岗位,使得脱贫户中的老弱病残都能有每月不低于2000元的稳定收入。 张光照 钟翔 文/图
在脱贫的道路上,勤劳已经成为习惯的农村老人,只要有“挣钱”的路子,他们是不怕劳累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着实深深地感动着采访者。
去年金秋十月,由霍邱县石店镇韩老楼村支部副书记兼扶贫专干胡道刚带路,我们来到2017年脱贫户李新明家。
但见屋前大道上晾晒着金灿灿的稻谷,走到屋后,呵,真是别有洞天:竹林、荷塘、稻田;2只小狗正与鸡鸭嬉戏,荷塘秋景入镜,充满诗情画意。喂养的200只麻黄鸡竹林稻田里散放着,肥壮的老母鸡和傲气的大公鸡咯咯咯地欢叫着,“我已经卖掉大半了,准备再逮100只来喂,你看就在这稻茬田里,虫啊,碎稻就够它们吃饱啦!”逮鸡苗,贫困户每只只要掏5元钱,其他费用有村里集体经济出,还有养殖补贴,如果没有成活,还有保险赔偿。“养得多就越有赚头哦!现在平坦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想到镇上集市自己卖方便,想一次省事卖给养殖帮扶公司,也可以,反正不愁卖!”60岁的李新明笑呵呵地算起账:今年养殖收入10000元左右,稻子收了1万多斤,收入15000元不成问题。加上集体分红、各种补贴几千块,老伴的病有健康扶贫兜底。更高兴的是丫头享受雨露计划考上阜阳师院专升本,老伴身体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已经能够帮手干活养殖,一家子现在再也不是愁眉苦脸地过日子啦。
“现在,贫困户养殖的畜禽鱼虾,大多被远近客商一扫而光。像张友传养殖了十来亩鱼塘,产量在2000斤左右,仅仅两天就卖完了,纯收入近一万元。”扶贫专干胡道刚欣慰地谈道,“以前是有好东西卖不出去,现在路修好了,贫困户养殖的畜禽产品不仅运出去方便了,城镇客人直接到村里买的也多起来。”
胡道刚说的张友传,因病致贫,2004年患脑血栓偏瘫,“16年啦,能够想象到吗,我在16年前是瘫痪人哦,靠别人伺候的人。1952年生,今年68岁啦!”面堂有些红黑的他正在装成麻袋的稻谷,与老伴抬进雨棚码好,一袋百余斤啊。“今年种了20多亩,收了近3万斤呢。你们看,我家门口的大塘里放养的鱼虾也能卖上一两万哦!”
在塘埂上、田地里还散养着几百只鸡鸭鹅,更不用讲啦,除去自家吃用,少说也能卖上万把块。有趣的是,老张还把2016年半身不遂、勉强坐在轮椅上靠编柳编自强不息的图片新闻刊登的报纸《皖西日报》拿出来给记者看。看到他和老伴幸福的模样,看到他家属很是激动地展示他们的成果,忙着去塘边“咕咕咕”地唤着鸡鸭鹅,听话的鸡们鸭们飞奔着跑回来,围着她身边讨食吃,只有高傲的皖西大白鹅器宇轩昂地踱着方步,衬托着远近金黄的稻田、波光粼粼的碧水,还有蓝天白云,飘着成熟稻谷的谷香、野花香……
70多岁的金现良、郭新芝老夫妻俩,享受351健康脱贫政策。我们到的时候,满头银发的郭新芝正拎着菜篮子准备喂鸡。“你看我孙子,这是他的优秀士官证书,是我到镇人武部拿回来的呢!”她不忙给我们讲脱贫事情,却跑到屋里拿出证书和奖章,非常自豪地说。
“我要是没有国家好政策和马老板的帮扶,早就是埋在土里的人了。我经历了5次大手术哦。你看,我这人命苦运不苦啊。先是甲状腺肿瘤手术,那时候没有什么医保政策,全部医药费都是自己的,花了5000多块钱啊,家底都掏空了,还没有过几年,又是乳腺肿瘤,双切;这时候,家里没有钱了,就借,亲戚朋友,凑齐医药费,保住命啊;老屋都要塌了,也没有钱翻盖,那是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外面不下,里面还滴答哦!你瞅瞅我现在的住房,亮堂吧,是村里危房改造带来的福气啊。”
老人喘口气接着说:“哦,第四次手术是子宫卵巢切除,这时候已经有农村医疗保险了,我享受一部分报销,还有孩子大了,帮衬帮衬,总算又捡回一条命;日子还是过得哝哝唧唧的,不舒畅。2018年又转移到肺部,手术、化疗等花掉十几万啊,我们村里人都开玩笑地说我花了全村人的医保钱,是啊,我自己就花了万把块钱。有医保351,还有大病救助补贴,我真够运气的。”老人由衷地感恩道。
“现在,我自己能动就喂土鸡,这是马老板那个鸡场送给我的鸡苗,鸡场包活包收,有损失还给补偿呢。”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虽然有点气喘,但天性开朗的郭新芝老人还是满脸皱纹笑得直颤。这时候,她在省城工作的大孙女发来视频,问她身体咋样,又嘱咐不要干活累倒了,尽量歇着,不需要她干活挣钱的。没想到,古来稀的人,也会使用智能手机搞视频叙亲情了!
目前,我市的老龄化已经达到百分之十九点多了,在农村居养的老人所占比例很高,除了鳏寡孤独列入“五保户”由国家“兜底”外,老人们大多独立居家生活,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很容易陷入贫困。国家在危房改造、医疗保障等方面解决了住房、看病大问题,在产业扶贫上有种植补贴、养殖奖励、光伏收益、金融支持等诸多优惠帮扶措施,党和政府的关爱时时处处得以体现,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位根植在广袤田野里的农家父老乡亲,“祖祖辈辈耕种田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过得心里踏实”。(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徐 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