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倾听教育声音 传递教育力量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2-09 09:17:51 【字体:

  2021年市“两会”已经闭幕。本届“两会”期间,来自我市教育系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然执着地关注关心我市教育发展问题,发出自己的“最强音”。会后,这些声音值得我们怎样思考?如何为“十四五”六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本期,我们收集了一些来自我市教育系统的“两会声音”,和您一同思考我市的教育之路。

  市人大代表、六安一中校长李永江:

  探索集团化办学道路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推进集团化办学,发挥名校引领、带动辐射的作用,绘就公办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市人大代表、六安一中校长李永江表示。

  如今,我市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均形成了不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集团,六安城区形成了城北小学、人民路小学、解放路小学、六安九中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集团,还成功开办各类分校13所;皋城中学、皖西中学初中部与其他中小学校顺利实现合作共建,构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最大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集团化办学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李永江认为,集团化办学是推进教育一体化的成功做法和有效途径,有几方面的优势,第一,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的影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位,满足百姓在家门口上学的美好愿望。第二,实现办学理念的一致化,通过集团化办学,将教育理念输出到一些薄弱学校,提升各学校的水平,促进学校之间、老师之间的流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另外,还可以促进硬件设施标准化,师资交流常态化,教育科研共享化等,促进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缩小区域间、校际间差距。

  对于集团化办学方式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做法,李永江建议,集团化办学不能只是学校换一个或加一个名字,必须做到整体、协同、深度提升,构建集团化办学示范点,促进集团内各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整合,要在优化治理结构、建立共享机制、加强师资培训、推进教师交流等方面循序渐进,平等合作,均衡发展,同时,也要稳妥解决好各种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作用。(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姗)

  市政协委员、六安二中校长关世宏:

  优化高中教育布局 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新建大批公办幼儿园、小学,积极谋划公办初中建设,新一轮高中教育布局进入关键时期。

  “公平而有质量、均衡且优质的教育,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核心诉求。”市政协委员、六安二中校长关世宏告诉记者,六安市是人口大市,2019年户籍人口591.1万,城镇常住人口229.5万,城镇化率47.09%,是人口正增长的城市。

  如今六安城区中心区,交通压力大,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六安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及其子女逐年增加,就学压力也随之增加,学校合理布局,可以减少学生、家长通勤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六安城区外环,东部、西北部和南部都已建有优质公办高中,西部尚缺少有实力的优质公办高中。

  作为来自教育系统的政协委员,关世宏认为,对公办高中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能有效改变我市优质公办高中区域不均衡的局面,顺应高中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对办学条件和育人质量的更高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推动六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姗)

  市政协委员、六安一中东校区副校长程永红:

  常态化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如今越来越受关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在承受着考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市政协委员、六安一中东校区副校长程永红表示,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如何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程永红一直在思考。他建议,首先,切实发挥家庭学校共育作用,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做好家校沟通,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防控举措和教育教学安排。第二,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底并建立台账,制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做好学生隐性心理问题的预判、引导和教育,通过班会课、团队活动、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第三,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给学生适当的教学过渡期和补缺补差的缓冲期。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与家庭的事,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程永红表示,疫情防控期间,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全面摸排并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子女、随迁子女、学习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多倾听、多理解,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化辅导和关爱帮扶工作。另外,加强我市心理健康服务咨询网络建设,健全心理健康服务运行机制,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便捷平台。(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毛婧婧)

  市政协委员、六安市淠河学校副校长施萍:

  出台政策应对“课后三点半”难题

  “课后托管服务”关系各个家庭,牵涉社会福祉。去年,市政协委员、六安市淠河学校副校长施萍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缺少相关经费保障。

  今年“两会”,施萍提交一份《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 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的提案,她建议:根据相关精神,结合六安市实际,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尽快出台《六安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课后服务的范围、时间、费用、服务对象及方式与内容,严禁学校借机集体补课。

  施萍认为,明确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可分为“普惠托管”和“个性化课程”两种模式,“普惠托管”主要提供安全看护等基本服务,鼓励有条件学校引进第三方机构开展艺术、体育、科普活动等“个性化课程”服务。

  但与此同时,也要落实课后服务资金保障,由财政拨款、少量收费相结合,发挥家校社会协同治理作用,凸显社会公益性。施萍表示,要用好各类资源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合理安排服务项目。在校内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根据家长和学生意愿,向社会聘用科技类、艺体类专业人士参加课后服务。农村学校,要本着安全就近的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学生解决好服务资源。鼓励和动员家长委员会、关工委、志愿者团体、公益组织等方面的力量,联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解决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