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深山俏天麻开出致富花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11-10 09:26:48 【字体:

  编者按: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治疗疾病,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对中药材种植也越来越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寨县处于大别山腹地,有其独特的种植中药材的自然条件,历来有“西山药库”之称,随着金寨天麻城、灵芝城等药用菌大市场在全国影响力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与高校产学研关系不断加强,政府对“西山药库”建设投入加大,十大皖药作为大别山区的战略新兴产业,利用休闲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期,在扶贫路上做出更大贡献。

  11月1日,金寨县吴家店镇竹根河村江伟宏、潘艳香夫妻俩从天麻麻亮就开始不停歇地截树枝、装菌袋,装锅灭菌,平日宽敞的庭院也摆得满满当当,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老父亲也在帮忙采收天麻,“看看这块头和品相,亩产市价5万多元不成问题哦。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我都不好意思来打扰你们,正是采收、下种的时辰!”金寨县金山寨食药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方平带着我们到达江伟宏家时,歉意地说。“看你说的,我们9年来忙乎得一身劲,还不是得亏你带来的好事。”江伟宏一家种植天麻5亩,预计今年收入可以达到25万多元。

  杜总已经建成30多处约120亩设施和林下栽培种植天麻、灵芝、茯苓基地,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基地农户年均增收万元以上。像江伟宏这样的天麻种植户,我们一路看了好几家,杜总有时介绍情况,有时“丢”下我们让我们自个欣赏山里风景,他却开车跑到山顶种植户那送去菌种或去解决技术指导问题。天麻种植场地有海拔高度要求,道地药材必须符合地理环境要求。而像这样的“翻山越岭”,对于杜总来说是“家常便饭”喽。“别说今天这样的风和日丽,就是艰难的风雪严寒,如果需要,我们也是风雨无阻地送到,不能耽误种植户的‘黄金种植期’。”杜总最不堪回首的就是今年让人窒息的春天。

  2020年的春天因为新冠疫情,除了一线的抗疫人员,全国人民都响应政府号召宅在家里。可是,在金寨县盘山公路上,却常见一辆满载菌种的皮卡车在崇山峻岭间负重前行。

  自2月17日开始,这辆车前挡风玻璃上贴着“疫情防控通行证”的墨绿色半旧皮卡,总是于凌晨从桃岭乡三合小街出发,夜半而归,中间往返数次,先后到达南溪、汤家汇、果子园等县内种植天麻的地方,后随着疫情防控的减弱,又去往河南及湖北一带,历时40多天,每天行驶400公里以上,送出菌种30多万瓶,同时为群众捎去汽柴油、手套、油锯链条、农药等春耕急需品,解决了深山里许多农户春耕生产的燃眉之急。

  驾驶皮卡车的人,就是杜方平理事长,一位与食(药)用菌种打了30年交道的人,一位靠刻苦好学、敢想敢干成了大山里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一位让“十大皖药”灵芝、茯苓、天麻等食药用菌走进千家万户的人,一位省十二届、十三届人 大代表、劳动模范、国家科协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巡讲员,更是一位圆了山里农民脱贫发家之梦、让致富之花开遍家乡山山岭岭的人。

  憋着一股劲,就想改变家庭贫穷

  1966年,杜方平出生在金寨县桃岭乡龙潭村,一个集库区、高寒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偏远村。修建梅山水库,他家从山脚移民到山顶,一分田地没有,只能在山头上种植蚕桑、茶叶、板栗,山场有限,产量也有限,他们一直生活在贫困的梦魇之中。

  8岁那年,他患肾炎无钱医治,水肿到不能走路,母亲就按当地中医给出的偏方,天天用茅草根、棉花秸秆、玉米须煎水给他喝,坚持两个多月辅助于无盐饮食,居然奇迹般地痊愈了。自此,他对山上那些神奇的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会了上山找鱼腥草、夏枯球、苍术、野茯苓、天麻等中药材变卖后贴补家用。可是,这点小小的努力,并不能改变当时贫穷的现状。14岁那一年,中考预选后,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一点米给他带到学校,也拿不出钱支持他参加中考,杜方平辍学了。

  作为家里6个兄弟姊妹中的老大,辍学后的杜方平帮助父母养猪,养羊,养牛……尽力承担着家里的辛劳。他憋着一股劲,想改变家庭贫穷的境地,可是,猪养多了,没饲料喂;羊养着养着,得大肚子病胀死了;牛在山上放着,也有失足的时候,摔死了……十几岁的少年在苦难中探索跋涉,寻求一条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生存之路。

  1984年,安徽大学微生物系讲师徐天慧来双河三合中学进行农业科技培训,讲解食用菌栽培技术,本就聪明好学的杜方平听说后去听了一个星期的课,入了食用菌种植的门。后来,他听说县城梅山举办食用菌种植培训班,他又去报名听课。

  “那时候,山里交通不发达,从住家桃岭关山去梅山只能坐班船,可是因为听课经常误了回家的班次,又没钱租私家小船,就从梅山大青峰岭到村里二里多宽的河面,靠游泳泅渡过去,然后沿着河岸爬一个多小时的坡坡坎坎回家。”事隔30多年,杜方平提起这段往事,神情里依然带有少年老成的坚毅:不拼怎么行?一大家人要吃饱饭,靠生存下去的欲望支撑啊!

  掌握了菌菇栽培技术的杜方平,开始带着家人种菌菇。别人家过年聚会打牌拉家常,他们家截树枝、做种菌、卖菇子。菌菇栽培果然是一项短平快的产业,从种植到售卖,两个月就有了收益,家里生活日渐有了起色。

  “我那个时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并不满足菌菇栽培,我要学习菌种生产知识,这样就可以避免买到质量不合格的菌种而影响一季的收成。”于是,他步行20多公里,找到双河供销社菌种厂,边打工边学习。不怕苦和累,加上严师出高徒,不久,他就全面掌握菌种制作技术,回家开办起自己的菌种厂。

  菌种厂的起步阶段,实在简陋。没有瓶子,就找左邻右舍要盐水瓶、酒瓶,然后用村里种的小麦、玉米和稻草粉碎的面组成配方,又跑去高校安大买试管自己扩繁原种;没有超净台,也没有高压锅,就把瓶子放饭甑子里蒸;没有接种环境,就用箱子挖几个洞,然后把手伸进去……夫妻俩同心协力,生产出一瓶瓶没有统一规格的菌种,出售后,却像宝贝送人一样,总会找机会去看一看。那时候没有电话,他们就记下购买者的地址、姓名,还有数量,然后怀揣一张金寨地图,逐个走访,“金寨的沟沟坎坎,我都去过,现在我就是‘金寨的活地图’。”

  1997年,在菌种初步打开销路之后,为了便于生产和销售,他们在梅山大青峰岭租下两间平房,开始专业制菌生涯。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细心研究和经验积累,他们生产的菌种出菇率高,四里八乡的种植户都爱到他这里买菌种,菌种厂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

  个人家庭先富起来了,在妻子王荣清的协助下,杜方平开始去做更多的事,帮助更多的家庭走出困境。

  当上天麻科技特派员,给农民争口气

  11月1日,我们专程来到坐落在桃岭乡三合街中心的金山寨菌种厂,这里是原废旧厂址改造的,一溜排厂房里,拌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养菌等等三十几个车间,具备年产菌种300万瓶的能力,解决贫困户60多人就业,菌种远销河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全国20多个食(药)用菌种植区。二楼规范化的实验室摆放着各种仪器、试剂、药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条件改善,再也不那么寒酸啦!”

  1999年,国家科技部在金寨实施科技脱贫攻坚项目,中国天麻之父徐景堂的得意门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王秋颖作为青年志愿者科技扶贫支援金寨,“我遇到了人生当中的‘大贵人’,他帮我打开了天麻、灵芝和茯苓等药用菌野生培育的科技之窗,我也进入人生第二大转折点。”

  当时,本就对中草药有一定情感,对天麻、灵芝和茯苓种植有一定知识的杜方平如饥似渴、求学心切,每每遇到栽培上的困难和解不开的难题,就请教王秋颖老师。即便王老师回到北京,他也要在北京上学的弟弟设法联系王教授,给他答疑解惑。王老师不厌其烦地给予无偿指导。等他们来金寨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的时候,杜方平有幸成为当地的技术员了。

  “比如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沈业寿教授来金寨金刚台、悬剑山、水竹坪等地收集野生蜜环菌和萌发菌,研究野生天麻的生长习性,作为技术员,我全程陪同,借机又学到更多天麻、灵芝、茯苓方面的栽培技术。我们现在已经是科研与实践合作伙伴了。”

  当时,原科委科技扶贫办给杜方平开了一张介绍信,介绍他以天麻技术员的身份去长岭、天堂寨、汤家汇、燕子河4乡镇的200多个贫困户家里实地考察了解天麻种植立地条件,然后形成报告反馈给国家科委扶贫办;杜方平再通过数百场讲座通俗易懂地把技术分享给种植户。

  让农民兄弟笑靥如花,过上幸福生活

  在杜方平简朴的办公室的墙面上,除了悬挂着奖励荣誉、龙头企业牌子、国家及省人大代表大会合影、各级领导视察企业和基地的图片外,最显眼的就是“扶贫图”,标示着本县各个乡镇村要“亲临”的地方。

  汤家汇镇占山村陶元平等10多个贫困户的天麻基地在海拔近1000多米的金刚台上,那些高海拔的山林里,也是野生天麻、灵芝生长的适宜之地,每发现一处,他就拿出海拔表、本子和笔,及时记录当地的高度、湿度、朝向及土壤结构,再回来进行研究,先后培育出“金红天麻”、“金绿天麻”两大适合本土种植的优质品种。他主持的“永久性地下通道式工厂化天麻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省级专家鉴定;他申报的“室内养菌种植天麻方法”、“利用梢头枝桠种植天麻方法”、“防虫菌种生产方法”和“利用流质体替代土壤种植灵芝的方法”4个发明专利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015年安徽省获得国家天麻、灵芝、茯苓、丹皮和半夏5个品种的稀缺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的机会,他的金山寨合作社就扛回了天麻、灵芝和茯苓三个国家级种子基地的招牌。

  30几年里,他不仅把他们生产的食药用菌种销售到大山里的农户家里,也将科学技术送到农户手里,年年都有好收成,让他们也笑靥如花,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杜方平在金山寨食(药)菌种厂的基础上,成立金寨县金山寨食(药)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食药用菌种植户500多家,当地近百人有了劳动就业的地方。

  走进生产车间,装袋,灭菌,接种……就近就业的村民们,熟练地忙碌着。“我是附近赵院村人,早上骑车20分钟来到厂里,下午5点前回家,一天接种1000多瓶,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吴章菊笑眯眯地说。

  下午4点30分,吴玉莲就结束工作去学校接孩子了,“我在这儿上班,拿钱、照顾孩子,两不误。”

  “她们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家庭,我们设计的工作流程,完全按照员工时间,并且多劳多得。”杜总的贤内助王荣清忙碌在生产一线,憨厚地表述道。

  一枝独秀不成景,满园花开才是春。杜方平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不仅仅是脱贫,而是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原本饱经忧患的贫瘠土地上,曾经开不出富裕的花朵,为了让广大山区农民笑靥如花,一些另辟蹊径的产业带头人,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挺身而出,痴心不改,带领父老乡亲奋进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 张凤兰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徐缓/文 袁洁/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