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波澜壮阔二十年 绿色六安正青春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3-22 09:13:52 【字体:

  阳春三月,大别山春光烂漫。波光粼粼的淠河穿城而过,静静地流淌哺育着皖西大地。六安,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走过了波澜壮阔的20年。

  1999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六安地区设立地级六安市的批复》;2000年3月22日,六安撤地建市庆祝大会隆重召开,省辖六安市正式成立。撤地建市,标志着六安从此跨入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这是六安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和新起点。

  从贫困落后的革命老区,到如今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市和环保部绿色GDP2.0试点市;从贫瘠闭塞的小城,到国家园林城市……20年来,在六安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全市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爬坡过坎,砥砺奋进,在六安1545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传承红色基因、致力绿色振兴的动人乐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生态宜居让城市更美好

  春日的淠河两岸,杨柳依依,绿水潺潺,清脆的鸟鸣悠扬婉转。20年前污水横流、脏乱不堪的月亮岛,早已变成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目前,六安市城市绿地面积达到2300多公顷,城区公园、游园增加到40多座,公园绿地面积约700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绿色让六安城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六安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等荣誉称号。

  撤地建市后,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东部新城、西部新区和绿色城南建设成效显著。围绕新老淠河、凤凰河等城市水系,着力打造人文、绿色、生态景观带,人居环境更具魅力。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年加大投入,橡胶坝、淠史杭大桥、中央公园、南屏苑安置小区、火车站广场改造、解放北路改造、六安一中东校区、六安二中河西校区、市委党校新校、市民广场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使用。同时,我市建成一批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各类公园和绿地,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

  2004年1月,宁西铁路建成通车,结束六安缺少铁路的历史;2005年10月,合武高速公路六安段动工,其与G312、G318、G105等一起,构成大别山区公路网的骨架;2009年4月1日,途经六安站的合武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六安站首次开行动车组列车;2018年8月16日,六安站新站房正式启用。

  20年来,六安建成区面积由撤地设市前的19平方公里扩展到70多平方公里,人口由22万增至近70万人。只有几条老街的皖西小城,变成了交通四通八达、城镇星罗棋布、环境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打开六安城市画卷,一片碧水蓝天的生态美景跃然眼前。一个以“绿”为特色,以“水”为灵魂,自然、社会、人和谐一体的大别山北麓中心城市基本建成。

  绿色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00年撤地建市以后,不甘落后的老区人民开始奋起直追,工业化核心战略引领六安踏上工业强市的激越征程。通过连续多年以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出台工业发展指导意见、召开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开展工业经济考评表彰、组织工业项目观摩活动,全市重工强工的发展意识愈加强烈、氛围愈加浓厚,从国有企业改制,到实施“568”发展计划,到产业转型升级,一批原国有工业企业获得新生,成为了引领全市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如迎驾集团、应流集团、星瑞齿轮、江淮电机等企业不断做强做大;一批招商引资企业纷至沓来,如华电六安电厂、中财管道、长江精工、海螺水泥、华润啤酒、索伊电器等成为六安工业支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不断做大工业总量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较早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坚决对高污染项目说“不”,提出了“钢筋水泥不上山,农药化肥不下地”的绿色发展理念。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六安工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3610”产业引导计划,全市工业开始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通过持之以恒抓工业、兴实体、强制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六安工业发展在绿色振兴、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已经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20年来,我市财政收入从建市之初的12.6亿元,到2019年底的220.2亿元,增长了16.5倍。工业增加值由建市之初的36.8亿元增至412.1亿元,工业化率由24.6%提高至25.4%;规模工业企业由建市之初的182户增至2019年底的936户。

  民生福祉温暖老区群众

  六安位于大别山区,集深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县时,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传承红色基因,致力绿色发展,先后启动“一心一廊”、“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六大平台建设,500里六安茶谷区域农户年人均增收超过1200元,江淮果岭区域农户年人均增收约1500元,20多万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为实现精准脱贫,我市突出产业扶贫,累计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454个,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5.5万户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种养业;提前完成“十三五”9751户33467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落实教育、健康等扶贫政策。2019年,全市7.8万人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金寨县、霍邱县有望高质量“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23%。老区脱贫攻坚决战在即、胜利在望,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汗水、牺牲奉献换来了老区摆脱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

  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市各项社会事业也在不断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市民生支出连续多年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民生工程实施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全面构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两轮学前教育、两轮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全覆盖。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新建国家贫困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7个,市档案馆、市科技馆、市文化馆投入使用,市图书馆为全国首例全馆型委托运用管理服务项目。

  20年时间,昔日的砖瓦房、水泥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楼、精装修房,六安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得到了质的提升。近些年来,我市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帮助贫困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016年4月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整合城乡医疗保障制度,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和健康兜底保障“四位一体”的政策框架,“四位一体”保障“一站式”服务全面开通,在城乡居民保险待遇均等化、健康扶贫精准化和服务群众便捷化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努力让困难群众得到社会的更多关爱和救助。

  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788元、13244元,而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总收入分别只有4304元、2212元;20年来,我市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帮助贫困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生活便捷的新六安,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感到舒适。

  红色基因铸就时代新篇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多年来,老区人民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沿续着老区的红色基因。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淠史杭精神,与“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金寨县时满怀深情地说:“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总书记视察时间节点为契机,广泛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连续开展老区精神集中学习宣传季(月)活动,实施十大红色文化项目,推动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信仰牢牢记、红色基因代代传。大力保护红色资源,19处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9处红色景点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紧扣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0周年、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爆发90周年等重要节点,深入挖掘“两源两地”丰富内涵。大力宣传红色精神,出版《红色六安》等书籍,联合拍摄的电视剧《上将洪学智》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

  投身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直接体现。新时期,我市先后涌现出“信义兄妹”张仁强和张仁秀、“骆驼书记”储诒权、“中国好人”余家军、“全国道德模范”余朱恒银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和六安好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好六安革命老区精神接力战,努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六安人民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苦环境,都始终不忘初心、紧跟党走、勇于奉献。

  春为岁首,预示着新的希望。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奋力赶超,开创了六安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彰显红色基因,不断开拓奋进,确保六安老区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2020,老区绿色振兴的号角再次吹响,2020,必将成为六安再铸辉煌的新起点。(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秀玲 康家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