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铸老区魂—淠史杭工程里的转业军人与南下干部
20世纪50年代末,皖西人民在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凭着自己的双手,历经14年风雨兼程、艰苦奋斗,在巍巍的大别山脉间,建成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淠史杭灌区。工程建设期间,日均上工人数达50万,高峰时更是突破80万。在这支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中,活跃着一大批转业军人与南下干部,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实干显担当,为淠史杭工程的圆满建成,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一、转业军人和南下干部是淠史杭工程的主要决策者
淠史杭工程的主要决策者曾希圣、杜维佑、赵子厚都曾在红军、新四军、八路军中任职。
曾希圣是我军的高级干部,长征时是红二局局长,是红军情报技侦工作的创始人。抗日战争时期,创建新四军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
杜维佑,安徽省歙县人,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在新四军教导总队、华野7纵、华野6纵工作。
赵子厚,山西省昔阳县人,1936年夏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革命组织牺盟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区自卫队政治指导员、区长、县政府秘书等职。1947年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任中共独山县副县长,在大别山区打游击。他手持双枪,百发百中,英勇善战,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八路和南下干部。
二、转业军人和南下干部是淠史杭工程的重要指挥者
淠史杭工程的重大决策落地,离不开一批批转业军人与南下干部的高效执行。在工程党委会成员中,魏胜德(山东省莱芜人)、郑象生(河北省磁县人)都是支援新解放区建设的南下干部。
郑象生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曾在河北抗日根据地抗日政权任县人民游击总队第三大队队长,太行区第五专署财粮科副科长、兵站站长,1947年随刘邓大军南下皖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郑象生由一名热血报国青年,锻炼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和地区水利建设事业的领导者,为六安地区水利事业发展,特别是淠史杭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何运礼(金寨县人)是1931年7月参加工作的老红军。
政治部主任赵得(河北省广宗县人),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野战医院所长、卫生队长、副科长,六安专署卫生科长兼六安专署医院院长,中共六安地委文教部、宣传部副部长,六安专区淠史杭工程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共六安专区淠史杭工程委员会副书记。
在淠史杭工程指挥部和党委会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这样的转业军人或随部队南下的干部。
三、转业军人和南下干部是淠史杭工程的主力军之一
(一)部队成建制改编为水利建设队伍
1952年5月,正待命赴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90师,接到集体转业的命令,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工程第1师,近万名战士浩浩荡荡地开赴佛子岭水库参与工程建设。史料记载,在淠史杭工程建设中,全师先后有800多名指战员被评为劳动模范,其中木工队长、营长阎长久被省军区记二等功。他们为修建新中国第一座混凝土连拱坝佛子岭水库,立下赫赫战功。从治理淮河到淠史杭工程建设,都留下了他们战斗的身影。
(二)“劈土法”的发明者、淠史杭工程五大英雄之首——刘美三
淠史杭工程开工不久,多地都碰上了棘手的“黄礓土”难题。群众用“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和“天晴硬似铜,下雨一泡脓”等谚语,形象道出了黄礓土施工的艰难。
关键时刻,樊通桥工地上的青年火箭队率先成立了攻克黄礓土试验小组,领头人正是转业军人刘美三。刘美三,张店人,1948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军功七次。在樊通桥切岭工程中,他反复试验、大胆创新,成功地创造了“刘美三劈土法”,将挖土工效提升10倍以上。这一方法迅速在各工地推广,刘美三也被誉为“劈土英雄”,被淠史杭工程指挥部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三)修建龙河口水库的领导者——李屏
李屏这位从山东日照走出来的党的干部,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信仰。读书时,由于受到党的影响,积极向往进步,1942年参加革命,当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邮战总局队员、滨海邮战局分站长、日北县邮战局干事、山东胶南县巡视员和副局长、滨北区邮局中心站站长、藏马县邮局局长、胶东行署工商处科员、华东革命大学学员,随大军南下大别山区后,先后在金寨县和六安地委任职,1955年4月任舒城县委副书记,1957年4月任舒城县县长,修建龙河口水库时,兼任龙河口水库工程党委会书记。
淠史杭工程的决策规划、领导指挥和动工兴建都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转业军人和南下干部,他们既是淠史杭工程的决策者,又是指挥者,更是艰苦创业历程中的主力军之一。他们的英雄事迹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生动教材,是“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战天斗地精神的重要来源。
如今,挖掘整理淠史杭工程中转业军人和南下干部的相关史料,讲好他们的奋斗故事,是进一步传承弘扬淠史杭战天斗地精神的有效途径,是鞭策我们净化党性、纯洁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徐 昕 陈兆清)
(作者分别系中共六安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讲师,中共六安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