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志暖皋城 一路有你】“群众的笑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聆听六安市“优秀五星级志愿者”的心声

编辑:杨庆云 来源:皖西日报社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12-19 09:30:59 【字体:

  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却有共同的身份——志愿者。他们像火,照亮每个角落;像光,温暖众人心窝;像雨,泽润皖西大地,他们是这座城市最暖心的存在。近日,15位2024年六安市“优秀五星级志愿者”接受表彰,他们的心声如同冬日里的汩汩暖流。

  “之前,我是普通的纺织工人,历经21年纺织生涯;之后,我成为了一位交通人,服务群众19个年头;现在,我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为群众递上一杯清水、一个引导、一个帮办、一个甜美的微笑: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市数管局志愿服务大队的汪河池,与小伙伴们分享着自己的从业经历。

  眼中有光,心中有爱。从2014退休至今,十年来,汪河池志愿服务19万余人次。在退休前后,他更是每年节约午餐费、公交费、各种奖励、积攒劳模慰问金等,为敬老院、农村孩子、准大学生、低收入群体送去棉被、羽绒服、军大衣、学费、慰问金,累计达26万余元。

  一个人照亮一条路,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在一起做志愿服务的小伙伴常说:“汪大姐每天状态真好。”“汪大姐是门童,是环保大使。”“汪大姐,整天在大厅忙忙碌碌,一分钱都不拿。”汪河池听后却笑着回答:“我是付出了一些辛苦,可每天听到群众赞美政务大厅服务好,心里就特满足。”

  汇聚热血力量,点燃生命之光。李齐栋,一位普通的社区医生,同时也是六安市映山红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他曾连续4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2022年,他还斩获了“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

  “现在,我已经把无偿献血当成了一种习惯。在我眼里,行医和献血,最终都是为了救人,两者同样有意义。今后,我会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人到中年的李齐栋,还积极参与许多公益助学、扶危济困的志愿者活动。

  虽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把身边热爱公益的人聚到一起,凝聚众人力量就会事半功倍。每当我看到被帮助群众的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感谢、一面面锦旗,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金寨县老兵应急救援队队长陈永刚乐呵呵地说。

  陈永刚出生在农村家庭,十几岁就外出务工,先后在北京创办3家公司,组织参与孤寡老人慰问、困境儿童帮扶等公益活动近百起。三年前,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金寨县老兵应急救援队,个人出资数十万元,发展队员120余人,先后组织参与各类应急救援500余次,他曾被中国志愿联合会推选为优秀志愿者。

  公益不是有意义才做,而是做了才变得有意义。“我曾满怀激情,试图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未来。然而,我渐渐地发现,成绩与笑容之间,似乎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孩子急需心灵呵护。”来自舒城县实验小学的张凤琴说,在志愿服务路上,愿做一束微光,点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之路,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

  在教育的田野上,张凤琴耕耘了27个春秋,不仅是一名心理老师,更是风信子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的负责人。多年来,完成心理量表测评累计8000多人次,为210多位在校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个案帮扶和疏导,接听热线400余例,共为3700多名教师提供了心理教育培训。

  群众的笑容,是前进的动力。“身边的小伙伴,有很多退役军人做公益,我觉得一群人应该建立一个组织,在开展志愿服务中发挥特长、奉献青春,实现价值,这是我的初心。”退役军人袁治国这样说道。

  2009年,袁治国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潜艇兵。转业回到家乡后,发挥在部队所学特长,牵头成立了金安区望城街道南屏苑社区初心志愿服务队和六安市金安区初心应急救援队。在他的带动引领下,退役军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其中,投身公益志愿服务,尤其是国防教育志愿服务,他先后策划组织开展“点亮爱国心”国防教育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次,受益群众8.2万余人。

  “俺叔,俺婶,来给你理发啦。”周末一大早,霍邱县范桥镇刘庙村志愿服务队的刘向东与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附近几位村民家,大家一同合作,洗头、剪发,有条不紊。村里留守老人比较多,去镇上剪发来回不太方便,刘向东学习了理发技术,并免费为残疾儿童、孤儿以及乡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给别人撑把伞。刘向东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造成了肢体上的残疾,但他身残志坚,利用空闲时间,背上工具,上门免费为老人剪头发。五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刘庙村所有老人家中。“有难事,找向东。”成了周边村民的口头禅。多年来,他积极投身跑腿代办、爱心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深受当地老百姓的赞许。(记者 储著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