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融合创新,让“诗与远方”出圈出彩 ——我市文旅产业改革创新发展侧记

编辑:杨庆云 来源:皖西日报社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9-14 09:20:30 【字体:

  走进霍山县东西溪乡,绵延不断的群山中坐落着一个文艺范十足的村落——月亮湾作家村。作为霍山县“印象三线”文化旅游的引擎项目,在这里,原先的“小三线”废弃厂区焕发新生,成功蝶变为文创产业园,其中的淮河书院作家墙更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的热门打卡点。如今,作家村每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作家村”的蝶变之旅是我市文旅产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探索丰富旅游新场景、新业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域旅游 遍地开花

  “这次在汤家汇红色小镇,既参观了红色革命旧址,又通过沉浸式体验的形式观看了《立夏》,有种‘人在戏中走’的感觉,是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红色小镇还是值得来看一看的。”新学期开学前夕,市民张初发带着孩子来到金寨县,沿着著名的中国红岭公路,开启了一场自驾之旅。“整个沿途风景很美,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玩,红色小镇是我们的最后一站,这次旅程很圆满。”

  沿着中国红岭公路,一路好风光。中国红岭公路是金寨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探索全域旅游的一个成功案例。公路绵延800里,辐射金寨县23个乡镇,串联金寨红军广场、汤家汇红色小镇、大湾村等红色文化景点和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梅山湖、马鬃岭等自然生态景区,并成功创建省级旅游风景道,沿线村民也由此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全域旅游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大别山、江淮分水岭、主城区、淮河水乡四大片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和“一环两核三廊四组团”空间布局,通过建设运营一批新项目、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着力打造全国红绿融合发展示范区、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和上海市、合肥市的最美“后花园”。全市拥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生动局面正逐步形成。

  多元融合 尽显活力

  当下的文旅产业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全国各地“出圈”的文旅项目层出不穷,“圈粉”无数。如何在这一浪潮中抢占市场、吸引“流量”?答案必定离不开创新!

  8月2日晚18时,舒城县万佛湖风景区夜游公交专线正式开通运营,最晚延迟至21时30分,途经万佛大道、快速通道、春秋南路、梅河中路至舒城县政府,沿途各公交站点均可下客。“真的是省时省心又省力。”第一批坐上该专线的徐女士开心地说。

  为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万佛湖景区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推出万佛湖灯光秀等夜游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景区吸引力。公交专线的顺利开通,也是“公交+文旅”的一次全新尝试,缩短了游客对于万佛湖景区与县域商圈的心理距离,提升了大众旅游消费体验,为全县夜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夜游、研学游、避暑游、低空飞行……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紧跟文旅市场需求,不断丰富旅游新场景、新业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构建“+旅游”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点燃”全市旅游经济新活力。

  在红旅融合方面,依托景区打造红色演艺项目,金寨红军广场、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立夏节起义旧址、金寨县汤家汇红色旅游小镇、独山革命旧址群等5处景点列入省级守护红色根脉文物主题游径;在农旅融合方面,打造林水寨、符桥、梦乐帝巧克力小镇等一批以农业休闲观光为主题的特色景区,获评省级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6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6个;

  在康旅融合方面,利用森林、温泉、中医药等优势资源,打响陡沙河、大别山虚谷、聆心谷等温泉康养旅游品牌,获评养老服务业长三角康养基地2个、省级示范康养旅居项目6个;在交旅融合方面,完善“1+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建设,打造交旅融合精品线路12条,39个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5亿元。

  乡村民宿 助力振兴

  青山依依,流水潺潺,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近年来,乡村旅游广受人们的青睐,各具特色的民宿成为不少游客探寻“诗与远方”的首选。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旅游旺季,地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和铜锣寨两个4A级景区之间的明都·花开半朵民宿,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民宿融于景、小而精,内有臻品全景房、亲子房、无边泳池、养生药浴、星空酒吧、田间课堂等,更有扶摇直上的网红云梯一览大别山脉。“尤其是早晨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太美太惬意了。”游客周晓雪对订购的这间民宿颇为满意。

  今年4月,全省首批“皖美金牌民宿”名单公布,明都·花开半朵是我市上榜的8家民宿之一。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实施“生态原味·乡宿六安”旅游民宿“1289”工程,通过优化环境、塑造品牌、规范管理、推动资源下乡等系列举措,推动民宿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创新发展模式,鼓励民宿链长补短景区服务配套,推进民宿与低空飞行、温泉康养、滑雪漂流等新兴业态联动发展,引导民宿集聚化发展,谱好民宿发展“协奏曲”。

  当前,民宿产业已成为我市盘活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拉动旅游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全市现有民宿320家,客房5027间,其中,今年以来新、改建民宿48家,带动就业2.8万人,促进农产品销售1.2亿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列部署,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重大改革举措,为我市推进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8月21日晚,来自省内外的7位专家学者齐聚六安,掀起了一场关于六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勾画出美好蓝图和实践路径。展望未来,六安的文旅产业必将出新出圈出彩。 (记者 齐盈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