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我市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6月28日,六安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市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4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平均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偏多,暴雨日数较常年偏多。6月19日入梅,7月中旬后期出梅,梅雨期偏长,梅雨量偏多,梅雨强度偏强,期间易出现短时强降水等对流性天气。总体而言,今年我市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涝重于旱,极端天气事件较多,可能有较重汛情,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不断增强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完善防汛指挥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汛前,完成市、县、乡三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调整,共计落实市、县、乡三级防汛抗旱指挥长150人。明确16名市级领导联系县区防汛抗旱工作,落实大中型水库、重要堤防、行蓄洪区等重要防洪工程的市、县级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共37人,全市落实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包保责任人1887人。目前,全市已针对各级防汛责任人开展各类培训共计247次,参训1.53万人次,进一步增强基层防汛抗旱责任人履职尽责能力,提升防汛抗旱决策指挥水平和风险处置能力。
深入排查风险隐患,确保度汛安全。按照“县乡自查,部门抽查,防指督查”的模式,对山洪地质灾害、在建工程、城市易涝点、旅游景区、尾矿库、工矿企业等开展风险隐患滚动排查,共排查出风险隐患90处,均已整改完成。在此基础上,4月22日至26日,市防指派出7个工作组赴县区督导检查防汛备汛工作,对排查出的25个问题印发整改通知单,进一步督促各地落实落细备汛措施,目前均已整改完成。对608个行政村山洪灾害危险区、32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网格化管理,逐级落实县、乡、村包保责任,确保受危险区群众转移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城区14处防汛排涝关注点应急处置任务,完成城区排水管网清疏7.9公里,雨水口、雨水井清掏1547次。
做好物资队伍准备,加强实战演练。目前,市、县、乡三级共计储备5412.63万元的防汛抗旱物资。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和社会救援队伍组建了防汛抢险专业队伍50支1805人,全市各乡镇落实了乡镇应急队伍共142支9040人,目前全市共配备320部天通卫星电话,进一步实现市、县、乡、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域行政村全覆盖,确保在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情况下,灾情信息上传下达、抢险救灾指挥调度能够及时、准确。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实战演练,目前全市已开展演练334场次、1.2万人次参加。强化应急指挥系统保障,市应急指挥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横向接入整合公安、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9个部门的13个信息系统、9万多路视频资源,全市配备单兵、布控球、无人机等设备32台套,为应对处置汛期突发事件时统一指挥、集中办公、会商研判提供有效保障。
抓实预警响应联动,强化临灾应对。完善市级防汛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机制,按照“市调度到乡镇、县区调度到村”的原则,建立142个乡镇(街道)防汛责任人和包村责任人清单,明确降雨量预警等级,落实气象、水文预警沟通联系机制,确保各类预警和提示信息直达基层。各级严格落实24小时人员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及时组织会商研判,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今年以来,针对多发的强对流天气,市防办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滚动会商研判,印发防御提示信息2期,并根据暴雨预警信号对强降雨落区防办进行电话叫应,督促落实防御措施,共计叫应9次。(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