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聚焦“四治”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2023年以来,六安市把塑料污染治理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环,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强化监管“治”。全面开展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企业监督检查,严禁生产销售规格小于0.01毫米农用地膜,对流通领域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禁止生产和销售的塑料制品责令经营者立即下架。不定期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检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30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510户,要求未按规定设置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门店及时整改。推进快递行业塑料包装治理,采购使用符合标准包装材料比例达94.7%。建立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机制,加强商贸流通领域塑料污染治理。
部门联动“治”。加强塑料生产企业源头监管,实地检查生产企业100%全覆盖,排查流通领域经营主体共671户。加强废塑料回收利用处置企业监管,开展废塑料加工利用处置“散乱污”企业、非正规集散地专项整治,派出8个检查组,对全市废塑料加工企业执法检查全覆盖,共排查企业20家,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及时整改到位。加大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依托城乡垃圾一体化、政府购买服务,对有毒有害垃圾分类处理,联系建立废弃农药包装收集处置网点,严禁农膜和废弃农药包装污染土壤和水。增强塑料等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全市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创新方法“治”。完善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网络,形成农户积极捡拾、网点应收尽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持续推进农膜残留监测制度建设,积极配合第三方机构完成金安区孙岗镇、裕安区新安镇、舒城县桃溪镇地膜残留国控监测点工作。推行“以物易物”创新模式,在舒城县22个乡镇建立24个“再生资源兑换”超市,在霍邱县成立了生德供销有限公司,开展垃圾分类、塑料、农药瓶污染物资回收。2023年“再生资源兑换”超市共计回收有毒有害物20吨左右,可回收物2.2万余吨,其中塑料、农药瓶污染物资回收约100吨。2023年“生态美”超市共计回收有毒有害物51吨左右,可回收物260余吨,其中药瓶污染物资回收约38吨。
宣传引导“治”。加大绿色产品认证宣传推广工作力度,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线上培训、进入企业实地宣讲、发放宣传单页、播放宣传视频,不断提升塑料制品等企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的积极性、主动性。截至目前,全市绿色产品(认证活动一)证书数11张、获证组织3家,分别位居全省第3、第2位。持续开展“邮来已久、绿动未来”主题宣传活动,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政府网站广泛宣传推介。结合垃圾分类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宣传,推动垃圾分类宣教平台进驻皖事通App,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动漫,发布垃圾分类科普150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