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相约皋城“六马”,体验民俗文化

编辑:宋明俊 来源:2023六安马拉松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0-23 09:37:40 【字体:

  奔跑逐梦志未酬,勇往直前气如牛。“远大·印澜山”2023六安马拉松蓄势开跑,参与人数达万人。海内外跑者将齐聚皋城,用脚步丈量六安人文山水,用心体验六安民俗文化。  

图片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特殊的地方文化,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图片


  六安瓜片制作技艺

  千里大别山,好茶在六安。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六安瓜片在清朝时列为朝廷贡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图片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只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图片


  加工工艺极为复杂,反复长达一周,尤其讲究烘焙火工的拿捏,老一分则苦,嫩一分则涩。极尽雕琢,方得形同瓜子,色似翡翠,汤色碧绿、茶香扑鼻、滋味醇美、回味甘甜的六安瓜片。

  大别山民歌

  大别山民歌是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汉族民歌,具有山水相依的地域特点,既体现出山的沉稳、粗狂、豪迈,又表现出水的灵动、婉转、悠扬,以山而生、以水而传,山水相连,生生不息。大别山民歌多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  

图片


  皖西大别山民歌在音乐上,传承了上古时期部落的民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古代时期的社会演化过程,体现了近现代时期的人民革命、劳动、生活等发展面貌。《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民歌唱遍全国。

  皖西庐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发源于皖西大别山区,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皖西庐剧是庐剧的源头,是庐剧三个流派西路庐剧的代表,是皖西地道的本土文化。  

图片


  经过一代又一代庐剧人不懈努力,深入挖掘六安市红色资源,创作了多部红色题材的大型庐剧现代戏如《情系淠史杭》《程红梅》《妈妈》《刘邓在皖西》《霜天红叶》等剧目,让皖西庐剧在新时代里焕发蓬勃生机。

  舒席制作技艺

  舒席,又名“龙舒贡席”,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自汉代起流传至今,明代时得御批“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而名满天下,因柔软光滑、篾纹细致,折卷不断,不腐不蛀,经久耐用的特质,在晚清时远销多国广受大众喜爱,曾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图片


  舒席传承人查勇的竹编画篾纹柔软光滑,细如棉纺织品,薄如纸张,篾画栩栩如生,维妙维肖。传统名作有仿郑板桥的《兰竹图》、仿徐悲鸿的《奔马图》等名作均能编织入席间。席面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

  邀大岭

  《邀大岭》主要流行于皖西山畈的水稻产区,是皖西先民祭祀祈求文明初祖神农氏的一项重大而古老的农耕祭祀民俗文化活动,是皖西淮夷始祖皋陶的礼乐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图片


  《邀大岭》主要分为祈神农,求丰收;请神鸟,赐丰收;跳五丰,庆丰收三大步。它融祈神祭祀、民间舞蹈、大别山歌、皖西民俗于一体,富有浓郁的皖西地域文化特征和极高的农耕文明价值。反映了皖西古老农业文明的繁荣,是六安地区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

  翁墩剪纸

  翁墩剪纸艺术源于六安市的翁墩乡一带,“翁墩剪纸”是皖西江淮分水岭一带民间剪纸的总称,分布区域主要在六安市金安区、霍邱县等地。翁墩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剪成各种图案和文字,贴于神案、门窗、墙上及礼品上含有不同的寓意。  

图片


  在创作技法上,全部用剪刀铰出的单色剪纸,很少采用先勾图,后剪裁的方法,大多对照“样子”,或凭头脑记忆直接剪铰,更有不少艺人对着实物即兴创作。

  从居住、饮食、婚嫁、丧葬、生育、礼仪来看,六安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 六安各地的民俗丰富多彩,如:中秋耍火把、摸秋,当头酒 喝月色,柏树庙会,铜锣寨古石臼等独具匠心。  

图片


  10月29日,万名跑者齐聚皋城,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尽情悦跑的同时,体验绿水青山间充满自然韵味和风土人情的民俗文化。

  六安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散发出新的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