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科学求实是淠史杭工程建设之基
——访原六安市淠史杭灌区管理局局长、六安市治淮办副主任陆永来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8-11 08:31:40 【字体:

7a7aa66d155b454d885a5bae7820ae60.jpg

  问:淠史杭工程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陆永来:淠史杭灌区的科学性,至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体现在总体规划设计布置方案是科学的。淠史杭“六大水库—三大渠首—13条总干、干渠”总格局,经过60余年运行,证明是可靠稳定的,能顺利完成预定的各项综合利用目的。其次,灌区范围是合理的。灌区面积规划,历经多次规划设计和研究论证,从1952年淮委50万亩起,到1963年修正规划1096万亩,到后来由水利电力部在1983年4月批复同意最终设计灌溉规模为1100万亩。再次,原规划的水量平衡计算是准确的。主要补给水量,不仅是灌区规划的最主要技术参数之一,还是灌区实施灌溉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灌区初期规划计算多年平均主要补给水量为36亿立方米。灌区投入运行后,据不同时段实际统计,渠首进水量年平均约为34亿立方米。最后,以自流灌溉为主的规划指导思想是正确的。1958年7月,六安地委常委会要求六安地区采用自流灌溉,因为单纯从经济成本上考虑,自流灌溉成本最低。现在如按总规模计算,自流灌溉面积比例为76.3%,如不计河湖外水提水面积,则自流灌溉面积占比达89.2%。为此,在规划设计上主要采取渠首上移和减缓总干、干渠水面比降两大措施,目的是尽量抬高渠道水位,扩大自流灌溉面积。

  问:淠史杭工程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陆永来:安徽省淠史杭灌区60多年的建设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20世纪70年代初期,达到低标准初步通水。1983年开始,引进世界银行外资进行续建配套,是按20世纪60年代规划设计标准实施的。自21世纪初起,随着新建白莲崖水库及各大水库除险加固的完工,完成了水源工程的达标建设。其间,逐年进行了灌区除险加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工程。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从当下到开工建设100周年的35年内,将是淠史杭工程现代化建设和发挥效益的最美好时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以后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改革工作,加快灌区转型发展,加大节水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工程节水、调度节水、管理节水,加快建立先进的水稻灌溉制度,进一步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节水、生态、智慧、共享、魅力”的现代化灌区。(记者 汪 娟)

  相关链接:

  淠史杭灌区在安徽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灌区在安徽境内受益人口1330万人,约占全省1/5;灌区国土面积1.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10;耕地面积1160万亩,占全省1/6;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约占全省1/4;正常年份粮食产量650多万吨,约占全省1/5、占全国1/100;受益区域内GDP约占全省1/3。整个灌区17个县(区、市)中,有7个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