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皖西记者走基层】创新“工”模式 激发“赈”实效
——我市“以工代赈”工作获国家表彰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8-03 08:38:52 【字体:

  盛夏雨后,屋脊山上,苍山竹海,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山脚下是大片的田园风光,闲适惬意,仿若画中,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打卡。坐落在屋脊山脚下的霍山县单龙寺镇扫帚河村干净整洁,和这夏日骄阳匹配的还有当地村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村里正在实施今年的以工代赈项目,项目总投资350万元,主要是通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逐步完善大别山区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带动周边群众务工,目前项目发放劳务报酬80万元,带动120名当地群众务工,人均增收约6600元。”单龙寺镇镇长金名盛介绍道。

  来回奔忙的铲车、运输车闹腾了夏日的村庄,另一边,村民正有条不紊地清理河道杂草,汗流浃背换来了村庄的“神清气爽”。

  “你看,前面一点就是我家民宿,这可是俺们家门口的风景,我这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挣钱呢。”吃着“旅游饭”的王娟比谁都乐意参加这次以工代赈项目,民宿没人的时候她就着急忙慌赶来工地干活。“我挣得不多,你瞅前面的刘大哥他们挣得才多呢。”

  “我这个月挣了4000多元呢,每个月工钱都直接准时打到一卡通上。”今年58岁的刘卫东告诉记者,自己原来在杭州医院里做护工,但年龄大了不能熬夜,再加上在外吃住、来回车费,挣不了多少钱,家里还有个92岁的老人需要照顾,现在以工代赈项目一下解决了老刘的所有烦恼。“我是真高兴、满足,这个以工代赈工程真的为我们老百姓造福呀。”刘卫东乐呵地说道。

  记者从市发改委农经科了解到,日前,六安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评为2022年“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市”,是安徽省唯一一个获得表彰的地级市。近年来,我市一直坚持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牢牢抓住“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核心要义,通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有效实现农民增收、基础设施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等目标。今年以来,全市共收到以工代赈专项资金下达计划7次16个项目,累计获得专项资金9574万元,占全省总投资的28.6%。

  “我上个月打卡工资8000元,在家门口能挣这么多钱,简直不敢想。”在黑石渡镇柳店村以工代赈项目工地上干活的李兴义有着瓦工的技术,所以工资更高。烈日下,李兴义被晒得黝黑,却干劲十足。

  “目前,我们项目主体已经完工,带动238名当地群众务工就业,共计发放劳务报酬达249万元,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黑石渡镇副镇长万禾说,“项目拓宽了村级主干道,新建了蔬菜大棚,为蔬菜产业解决了发展瓶颈,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可谓群众得钱,基层发展,乡村振兴。”

  一个项目带来“三方共赢”。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既带动了产业的稳定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2023年,我市将以工代赈政策与农业农村、交通、水利等建设领域相互融合,预计在农业农村领域推广以工代赈项目263个,总投资23303.23万元,带动当地农村群众务工3765人,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805.2万元,占比12.04%。如今年金寨实施总投资6060万元的美丽宜居自然村庄项目,涉及20余个乡镇,预计带动当地就业人数2424人。霍山则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在全县16个乡镇创建184个美丽宜居村庄,实施5000户农村改厕。

  “我们还采取创新赈济模式,鼓励县区推广‘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和‘农村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两种综合赈济模式。”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粮食物资局局长郝德文给记者举例,比如霍邱县白莲乡2023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工程,设置了2个公益性岗位,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裕安区分路口镇古城现代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形成固定资产折股量化,每年预计分红11.7万元,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我们鼓励各地采取村民自建方式组织实施项目,比如金安区东桥镇兴和大塘渠道整治工程探索形成了‘村级党组织引领+项目建设理事会实施+政府全程保障服务’的村民自建新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破解了县区存在的外出务工人数多、村集体建设进程缓慢等难题,改变了传统的招投标实施项目流程,由原来的政府主导、村民被动接受,转变为村民做主、政府监管服务,从‘实施项目’变为‘服务项目’,在减轻政府负担的同时,最大程度激发群众自主积极性。”

  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据了解,2022年至今,全市重点工程领域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已发放劳务报酬1920.8万元,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471人。

  郝德文表示,今后将持续巩固拓展以工代赈模式创新成果,让以工代赈成为乡村振兴的“造血”工具,不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谢菊莲 宋金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