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杜应流:走持续创新之路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9-11 08:42:02 【字体:

  安徽应流集团坚守基础产业30年,现已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领先企业,持续位列中国机械百强、中国铸钢零部件行业排头兵,核心企业应流股份2014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产品服务于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客户涵盖中国航发、航空工业、中核集团、中广核、国家核电等,多个领域、多种产品实现首台套国产化,核能装备铸造零部件供货量全国第一,高端泵阀零件出口额全国第一。

  全国人大代表,核能材料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全国劳动模范,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家……一个个响亮头衔和荣耀称号的背后,是安徽应流集团创始人杜应流董事长艰苦创业、持续创新之路。

  杜应流自小家境贫寒,幼年丧母,少年失学,14岁离家学艺做木工,19岁到西藏最艰苦的亚东边防当兵。1979年,改革开放春风乍起,他以“一个人一辆车”起步创业,从个体运输到联合车队,也曾红火一时。

  1988年杜应流转产工业,却三起三落,家底耗尽,巨债缠身,甚至过年也不敢回家。1990年转产砂型铸造,为开发市场,他和同事四处奔波,白天上门求人,夜里宿在车上,吃的是方便面就咸菜。为收回货款,他率队帮客户推销破碎机,跑遍全国20多个省市、300多个矿山,前后5年,历尽艰辛,终于走出差点被“三角债”拖死的困境。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杜应流已将目光瞄向海外,这种“不安分”曾被人嘲笑为“痴心妄想”。但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愣是想方设法跻身国际市场,100多家全球精英客户相继进入应流“朋友圈”。

  21世纪头十年应流集团快速发展,产品供不应求,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杜应流却认为这种优势只能保持三五年,必须实施战略调整。企业从“4231”产品结构调整到“358”价值调整,逐步形成“价值链延伸、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战略和“两机两业”(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航空产业、核能产业)的主攻方向。

  2009年杜应流主导启动核一级主泵泵壳研制,在既无图纸、又无资金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历经5年,7次试制。第五次试制失败时,技术人员说花费太大,就好比整麻袋钞票扔进火炉里烧,不敢再试了。杜应流鼓励大家坚持下去,终获成功。

  “两机”热端部件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杜应流力主下,集团近年投入30多亿元进行产品研发和人才、设备引进,摘取了一颗颗耀眼“明珠”。听说应流一下引进10台德国单晶熔炼炉时,一位央企同行笑问,“那么多炉子炼空气啊?”欧美对我国封锁高端设备后,当初发出疑问的同行不得不表示由衷钦佩。

  创新发展助力实业报国。杜应流积极担当国家科研任务,集团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首批技术创新中心等8个创新研发平台,主持或参与16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制修订,先后承担国家工业强基示范工程、国家能源自主创新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与国家“两机”、核电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两机”耐高温叶片“一条龙”应用计划。(刘自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