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队长扶贫“放大招”
讲述人:裕安区城南镇桃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孔祥银 整理者:陈华锋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传军
桃湾村是裕安区7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3年前裕安区人大常委会机关选派干部孔祥银驻村以来,用敬业践行承诺,诠释担当,有力推动了全村建设发展,使这个昔日较为落后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乡亲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咱村的扶贫达人”。
2018年3月
思想扶贫第一仗
2018年3月25日,接到区委组织部的电话通知,安排我去徐集镇全红村驻村扶贫,没有多想我就满口答应下来。徐集镇是我工作多年的地方,全红村又是我现任职的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人生将因有了精准扶贫一线经历而更加精彩。正当我激情满怀等待奔赴岗位时,3月28日再次接到组织部通知,因人事调整改派我到城南镇桃湾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愣过神来,我说到哪都是扶贫,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去哪里,一切服从组织。
到村任职后,我迅速适应角色转换,半个月的时间里走完全村14个村民小组,遍访2014年建档立卡的374户贫困户,记录下他们的所需所盼,结合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悟,迎难而上推深做实“一抓双促”,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首抓党建领航工作,坚持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充分了解村情概况、优势所在、发展瓶颈及群众的建议后,我会同村“两委”班子成员精心制订桃湾村年度工作计划和3年(2018-2020年)发展规划,并以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为切入点,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扶贫大课堂、宣讲团拜会等创意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破除等靠的思维定势。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党旗增辉、为扶贫出力成为一种习惯,26名共产党员联系包保了111户贫困户。
桃湾村属于典型的湾区,人稠地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村民组长多年没有换届,群众意见大,村里矛盾多。第一天进组下户被围住发牢骚、找评理、提要求的场面,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为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对村级工作的认可度,2018年5月,我积极响应城南镇党委、政府号召,一力主导发起了颇具新意的民情板凳会,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有关问题妥善解决。从家中带来的笔记本电脑,自购的微型投影仪,辅以精心准备好的微视频、微课件、微培训、微互动,7轮96场次5000多人次的板凳会形式越来越活、人气越来越高,让村民们从观望到信服中,坚定了精准扶贫的思想认同,逐渐成为桃湾村的一张响亮名片。
2019年3月
产业扶贫第一策
桃湾村地处六安市城郊,当地村民进城务工相对便利,但对于那些弱劳动力或是轻度残疾的贫困人口,缺乏一技之长的村民来说也难找到工作岗位,立足村情找准稳定脱贫的“金钥匙”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良好的砂土地适宜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我便积极组织开展了多轮特色种养业技能培训,引导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积极行动起来,围绕产业促脱贫推进创业就业。经过多方奔走和协调,于2019年3月扶持建起了抱团经营的桃湾村蔬菜扶贫基地,直接或间接带动村里96户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实现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为着力有效解决村里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问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9年7月我和村“两委”一班人开始谋划筹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性质的小黄姜扶贫基地。在城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期规划种植面积30亩于2020年4月投产,经选种消毒、晒种催芽等,购买的第一茬小黄姜被种植下地,为村里58名弱劳动力贫困户和8名轻度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就近就业问题,灌溉施肥、除草排水等田间管理工作预计可让他们年人均务工收入超过4000元,为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找到可持续的法子。
“咱们村建起的小黄姜扶贫基地,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真是太好了,再也不愁今后会返贫。”因病致贫的荀绪宽、因残致贫的凡业田等卖力地劳作着,看着他们眉开眼笑的样子,让人特别有舒适感,觉得离当初的承诺又近了那么一点。
2020年3月
多元扶贫有真招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本的平静生活,也扰乱了精准扶贫的预期成效。2020年3月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统筹推进经济社会秩序的尽快恢复成为重中之重。我响应上级号召,动员身边亲朋和周边群众及时发起消费扶贫,现货变现金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走出了困境。王炳红等户的蔬菜滞销,我联系有关超市找到销路;耿天豹饲养的5000只青爪鸡赶上出栏,我在村里广播喊话助销,在朋友圈中推介,还请来了镇领导帮忙解决;赵华宏老两口患有慢性病,我组织志愿者帮助播种春玉米,并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协助急需的村民春耕备耕。
静下来的时候,我喜欢经常思考如何建立健全多方参与、多元合力扶贫机制,更好地拓展“扶志+扶智”“输血+造血”精准扶贫路径,让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站起来并走得远。桃湾村余庄组余世堂是典型的因残致贫户,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帮他家量身定制了养猪养鸡脱贫致富之路,还通过申报小额贷款解决饲料资金紧缺问题,联系兽医解决疾病预防事宜,并积极协调出栏销路。瞅着小日子一天天美起来,余世堂的聋哑妻子每次碰面,都会打着手势向我表示谢意,可我的内心依然感到沉重。“社会扶贫可以输送发展资金、实用技术、就业岗位等,培育文明新风的软实力也同等重要。”谋定而后动,2019年11月24日,桃湾村首届乡风文明理事会简朴热烈召开,推选产生的16名理事还现场向“乡风文明积分超市”捐献创建启动资金3.5万元,在全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率先实施以户为单位,以行动换文明积分、以积分换生活用品的引领模式,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