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延安精神要“敢做”、“甘做”、“争做”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所孕育的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引领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理密钥。广大基层干部要传承延安精神,敢做老实人,甘做孺子牛,争做奋斗者,让曾经照亮中华民族前程的延安精神继续在新征程上绽放光芒。
践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敢做老实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制胜法宝。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展整风运动,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思想路线和行动自觉,推动党的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用好“实事求是”这个“传家宝”,做老实人,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做到察实情、说实话。基层干部是国家政策执行的“末端神经”,要眼睛向下看,脚步朝下走,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活,把农民群众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摸清摸透,面对问题不“捂盖子”,遇到矛盾不“扯谎子”,为上级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在面对乡村振兴路上绕不开的“拦路虎”、躲不掉的“回头浪”时,基层干部要拿出“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只要是符合农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大胆地干、坚决地干,绝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撂挑子”、困难多就“掉链子”。
饱含“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甘做孺子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延安时期,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基层干部要赓续好这份鱼水深情,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抹开面子、放下架子,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要始终悬着一颗“时时放心不下”的心,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秋收秋种安排好、看病就医保障好、创业就业帮扶好、人居环境整治好,用真心换真情,用实绩赢民心;同时也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注重发动群众,充分尊重民意,增强农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执乡亲之手,共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砥砺“追风赶月莫停留”的斗争意志,争做奋斗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边区军民“一面战斗,一面生产,一面学习”,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党化危为机、克难制胜。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望过去十年,正是依靠经过亿万人的奋斗,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基层干部要继续保持斗争意志,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继续咬紧牙关,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以“重任在肩惟担当”的责任感,“不向光阴惰寸功”的紧迫感,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创新探索致富路子、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促进产业绿色升级,守牢群众的“钱袋子”、守好国家的“粮袋子”、守住农村的“绿叶子”,让我们的乡村在新征程中焕发新光彩。(汤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