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穿“无主谣言”的乔装打扮
在短视频平台上,随着“无主谣言”的批量来袭,打破了网络的宁静。这其中,以“白眼狼女大学生”为“脚本”的众多短视频就是“无主谣言”的典型代表,“主角”虽有不同,但文案雷同,不仅情节极度夸张,而且观点极端对立,在“如泣如诉”中挑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搅起网络“戾气”升腾和狂飙翻滚。
稍作仔细打量,你会发现这些“无主谣言”看似活龙活现,有血有肉,实则无源可溯。于是,不管偷来的抢来的,还是当了女婿换来的,一些人在“拿来主义”上大做文章,点动翻云覆雨之手,推动网上泛滥传播,在收割“流量”的狂欢中,自己也沦为了谣言的实际传播者。
之所以被称为“无主谣言”, 是因为看不出它的具体人物、时间、地点,真实性无从考证,信息源全靠编造。所谓“无主”,就意味着无人维权、无人举报、无法核实、无法辟谣,可以轻松逃避审核与监管。当我们戳穿“无主谣言”的乔装打扮就会发现,它的前世,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毫无根据地“编瞎话”“扯白话”;它的今生,就是裹着伪装的网络谣言“精装版”。有了这个“华丽”转生,于是乎在“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的蜚短流长中,博取众多眼球,收获可观流量。
那么,“无主谣言”何以能够在网上大行其道呢?究其原因还是“名利”和“流量”惹的祸。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为了获得巨额流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自开“作坊”,胡编乱造,东拼西凑,随意加工,把一幕幕荒诞狗血毁三观的剧情强塞进网友的眼球。由于“无主谣言”可以“巧妙”地绕过针对网络谣言的筛查和辟谣机制,钻了监管和法律的空子,规避了网络“谣言”带来的风险和代价,所以就有人为了流量,争相炮制传播,你方唱罢我登场,始终编造着“信口雌黄”的桥段,杜撰着“子虚乌有”的情节。
可以说,“无主谣言”情节反智,毫无理性,加剧矛盾对立,激化社会撕裂,其危害远远大于普通网络谣言。它不仅扰乱了网络空间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而且会加剧认知偏差甚至产生颠覆性的误导,肆无忌惮地蚕食社会共识和主流价值,严重损害社会公信力。如若任由“无主谣言”炮制传播,必将妨碍网民对外部环境及舆论生态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在不知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哪一句是真实情节的误判中,扭曲正确的价值观念。
谣言终归是谣言,无论多么高明的手段,无论打扮的多么光鲜亮丽,粉墨登场,总是要露出“狐狸”的尾巴。面对手段狡猾、躲避监管的“无主谣言”,作为网络内容管理的主体责任人和网络平台责任重大,审核监管“关口”一旦失守,结果必然是不良内容的井喷、价值导向的偏离。因此,必须拿起法治的武器,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加大专项整治力度,要在人人喊打的汪洋大海中,让“无主谣言”六神无主,无法立足。
共建“清朗”网络家园,绝不允许谣言肆虐。任凭网络谣言如何乔装打扮、花样翻新,终究逃不过广大网民的“火眼金睛”,并且一定能拿出有效防范和打击的制胜“法宝”来。走开吧!“谣言君”,网友很良善,网络有底线,任何胆敢挑战道德伦理和公序良俗的无耻谣言,都将在网络正义铁拳下灰飞烟灭。(陈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