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谱新篇”乡村振兴“不掉队”
“千万工程”开启了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引领中国“三农”发展的宏观高度,对浙江“千万工程”作出多次批示。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持思想不松、力度不减、干劲不弱,做好粮食安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皖美乡村的结合文章。
聚焦“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贯彻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部署,强化育秧、农机、农事综合服务等关键环节,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衔接资金项目为基础,撬动社会资本、人才参与全程托管农事服务,着力破解乡村人才、资金、技术短缺难题。推动中化农业、云农服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叶集,徐志红、陆多红等一批乡村人才返乡创新创业。2022年,全区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3.2万亩,总产达4.7亿斤,实现粮食生产面积、单产、总产、效益“四增”。
聚焦联农带农,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之路,有效激发衔接资金项目联农带农富农作用。坚持“摘帽不摘政策”,严格奖补标准与验收,引导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因户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庭院经济,及时兑现补助资金,带动群众增收。严格衔接资金项目谋划、审核、批复等程序,择优选取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联农带农能力强的经营性项目,完善项目联农带农协议,压实经营主体责任,激发激励衔接项目通过务工就业、订单收购、技术培训、土地流转等多途径带动群众增收。修订完善扶贫和衔接资金项目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明确项目收益主要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差异化奖励激励、救助帮扶,用于产业发展再投入等,有效发挥项目收益兜牢民生底线、带动群众增收作用。
聚焦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皖美乡村。紧盯既建设繁华城市,也建设繁荣农村要求,加大“三农”多元投入,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让农村群众尤其是脱贫群众共享繁荣发展成果。统筹非贫困村与脱贫村均衡发展,在农村交通,水利等双基设施上下功夫,着力解决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持续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聚焦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村、少数民族村等特色村落,做实村庄规划,推动传统村落保护,留住乡情、护住乡土、记住乡愁,因地制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壮大民宿经济,增强乡村旅游接待能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