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六”清风】不仅“315”更要“365”
“老坛酸菜包竟是土坑腌制!”“禹州名特产红薯粉条造假!”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食品安全问题让广大消费者触目惊心,一年一度的“315”打假狂欢确实让一些见不得光的不合格产品露出“真面目”、进入“黑名单”,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希望每天举行一次315”“315只是表面,配套食品的安全法不完善,处罚不严格,甚至执行不了,经常出现今天下架,明天就能上架的情况”等一些负面评论也相继在网络上刷屏,这不仅释放了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升的强烈信号,也为我们深化拓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成果,让消费者享有365天的安全感敲响了警钟。要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单单凭一个“315”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功夫下在平时,是要完善举报、监督和惩戒机制,否则一场“315”的“大雨”绝对管不了一年的“旱情”。
要让“3·15”变成365天中的每一天,关键还是得从长效监督监管入手。首先监管务必要严,要善于统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多种方式,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监督,让企业和商家就无漏洞可钻。其次监督务必要畅,“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维权方式,进一步拓宽维权渠道,理顺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协作机制,降低消费维权成本,提升消费者维权信心。最后档案务必要真,商家一旦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就要广而告之让其“臭名远扬”,把商家、企业的不诚信经营行为与其今后的信用贷款、惠企政策等相挂钩,提升商家、企业违法成本。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只要拿出“315”的手段,拓展“315”的成果,强化长效机制,就一定能让“315”的成效覆盖“365”的每一天。(张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