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评:读书可以是青年人“八小时”之外的主旋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学习,读书学习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在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是几年前人们倡导的“新读书主义”。但近年来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介冲击,身边真正捧起书本读书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要立读书之志。现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对待读书心浮气躁、坐不下来、坚持不下去。“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有;满目自满、自以为进过院校,经过培训,对新知识、新技术不屑一顾的有;图虚名、争彩头,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门面“装潢”,只在读几本书、写了几篇读书体会上做文章也有……诸如这些现象,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读书动机不纯,不能认识到读书学习是共产党人的自觉意识,不能认识到读书学习是新时代青年人先进性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某次参加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时动情的说道,“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不止一次强调党员干部“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因此,每一名青年人,每一个青年党员干部,都要树立“读书做人、读书成才、读书为国”的思想,实实在在地去读些书,踏踏实实地去服务实践。
要有读书精神。“天才来自勤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为祖国为读、为民族而读,要读出一些名堂,更是一桩苦事。所以读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有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贾逵“隔篱偷头”、祖逖“闻鸡起舞”的精神,还要有“三更灯火五更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劲头。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且每读一遍书,他习惯在封页上画上一个圈。
从中南海故居保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许多书的封页上画有四五个圈。如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读了10遍以上;《红楼梦》,他至少读过10种不同版本;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大部分文章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所以,青年人读书,要真正扑下身子,用真心、使真劲、动真情,才能在书本中找到真知识、学到真本领,才能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宽度和深度上,不断走向成熟。
要做读书选择。《人生宝鉴》中一则材料说,一个人活72岁,他的一生睡觉、吃饭要26年,工作、旅行、打扮要24年,体育锻炼、看戏看电视看电影要8年,饶舌打电话、等人要8年,而读书仅仅才3年。看了这个数字,面对浩瀚无边的知识、日新月异的书市,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读品德修养、法律法规等书籍,可提高思想道德、修正行为;读政治理论及专业技能的书籍,能增强政治意识和业务素能;读自然科学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益优化知识结构、涵养才学。方志敏烈士读了西洋史,想做拿破仑;读了中国史,想做岳武穆;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最终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法官宋鱼水读了《英国法释义》,思考“我们国家如果有一部让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法律是否将来会改变世界”;读了德国《近代私法史》,明白“法律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艰难的行程。”但不管读什么、怎么读,一定要根据自身基础、个人特长、成才趋向等因素来确定读书计划,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有所用、读有所得、读有所成。
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青年人要成长成才,就一定要把读书看作是自己的一种责任、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把读书作为“八小时”之外的主旋律,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努力去读更好更多的书。(作者 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