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城开启人与自然新未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的五个瞬间
新华社昆明10月11日电 题:在春城开启人与自然新未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的五个瞬间
新华社记者
祥瑞春城,和风细雨。11日下午,形似孔雀开屏的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吸引世界目光。《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此拉开序幕。
500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会,他们怎么对话?开幕式有哪些独具匠心的安排?新华社记者在现场记录下这些瞬间,带大家了解COP15的精彩场景和参会代表的真知灼见。
【瞬间一】中方接槌,正式成为COP15主席国
会展中心3层7号馆,约1500人现场参会。
会场前方的巨型屏幕,上面是中英文双语的“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和大会主题等字幕,主席台摆放中国国旗和联合国会旗。
15时25分,作为COP14主席国埃及的代表,埃及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把一个深色木槌交到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手上。
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COP15主席国。
“感谢大家委托中国负责承办和主持这次重要会议。”作为COP15主席的黄润秋说。
【瞬间二】“象”往云南 拉开序幕
几个月前,“大象旅行团”让全世界关注云南。今天,COP15以“大象”开篇。
屏幕上,英文配音、中文字幕的短片《“象”往云南》讲述着十几头亚洲象17个月北移南归的奇游。与会者盯着屏幕,有的目不转睛,有的露出了笑容。
“人象和谐的画面,温暖了全世界!”一名现场参会代表说。
短片之后,嘹亮的歌声在会场响起。
“每天在小鸟的歌声中醒来,山风它吹绿了拉祜的山寨,山青青水蓝蓝百花盛开,蜜蜂飞、蝴蝶舞、翻过山来……”100多名彝族、白族、傣族、景颇族、佤族等的艺术家,载歌载舞,赞美七彩云南,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传颂这样的谚语,传递着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瞬间三】外方代表:“东道主的努力”促成昆明之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不远万里,从加拿大蒙特利尔来到昆明。
“通往昆明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且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长。”穆雷玛在致辞时说,感谢东道主的不懈努力,终于让这次会议得以成功召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COP15两次推迟,最终定于今年10月和明年分两阶段举行。
穆雷玛赞赏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行动。“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堪称楷模!”她说,不论是污染防治、退耕还林还是解决贫困问题,中国行动都值得钦佩。
在肯尼亚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通过一块“屏”参加开幕式。她说:“我们需要雄心和行动,面向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不断向前迈进。”
多名外国与会嘉宾为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竖起大拇指。
“国际社会在讨论将纳入保护范围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增加至30%,中国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来自荷兰的环保人士龙迪告诉记者。
【瞬间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起共鸣
波光粼粼的梯田,农人辛勤地耕作,鸭子在水里欢快地游……大屏幕播放着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的视频,身着民族服饰的中国少数民族青年代表施晓悦讲述了那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哈尼族先祖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这里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
“这些梯田非常漂亮,大家都愿意去!”龙迪赞叹说,这个片子展示了千年来优秀的农耕技术、文化如何与自然共生共存,这让更多人意识到本地文化的价值,不但对哈尼族,而且对其他民族也有意义。
来自亚马孙地区的代表讲述了当地的可持续的森林管理方案,分享了控制非法砍伐等做法;来自欧盟的代表提议,所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必须在全球、区域和地方等层面同时进行;非洲的代表担忧土壤退化和生境损失的严重后果,呼吁要有可预见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瞬间五】同“屏”对话,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代表参会
最后一个走上台发言的是“90后”自然保护工作者、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初雯雯。
“那么多来自全世界的同行,还有只在课本、电视里见过的专家。还好来之前我对着河狸窝练习了好久……”初雯雯留着干练的短发,穿着鸟类图案的衣服,以诙谐的语言分享了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开展新疆阿尔泰山自然保护公益活动。
4年来,以初雯雯为代表的中国100多万名青年,通过努力让蒙新河狸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20%。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企业代表、妇女代表、民间组织代表、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代表在开幕式发言。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代表参会。
不同的人群,传递共同的声音:遏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衰减的趋势,以更大的雄心和有效的举措,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人类共有的家园。(记者熊争艳、于文静、潘洁、赵珮然 摄影:岳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