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从铁面法官到柔情“村官”
讲述人:丁集镇六明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汪传安 整理者:通讯员 徐国权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6-15 08:55:45 【字体:

  在庄严的法庭上,他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官;在脱贫攻坚路上,他是努力“让脱贫路上一个不掉队”的扶贫工作队长。自2017年驻村工作以来,他和另外两名扶贫工作队员与村“两委”成员一起积极开展工作,他们共同扑下身子、甩开膀子,也干出了样子。他就是现任裕安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丁集镇六明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的汪传安。

  2017年4月

  时隔20年,我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

  4月28日,我接到了通知,组织上安排我去丁集镇六明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女儿在六安一中高三就读,正是高考的关键时刻。平时,每天晚上都是我去接下晚自习的女儿回家,在回去的路上陪她说说话,替她打气减压。这个时候去驻村扶贫,会不会影响到女儿?一边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一边是组织的重托。我该怎么跟女儿开口呢?经过一番思考,最终我还是决定“坦白从宽”,因为我相信已经长大的女儿能够理解我工作的意义。

  就这样,下午我赶到了六明村报到。1996年至1998年,我在丁集法庭任副庭长主持工作的时候曾经在这里工作了3年,带着新使命,重回故地,感慨万千。我想,这也许就是缘分,既然又回到了这里,那我就要好好干,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不辜负家人的期望,我更要让女儿看到,他的父亲虽然是一名60后,但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还是能有一番新作为的。接下来两个月内,我要对全村的贫困户逐户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及致贫原因,为他们找到生活的新出路。我还要了解村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境,探索适合村里发展的特色产业。当然,还得逐步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打通村里通往外界的通道,让一条条通村、通组路变成群众的致富路。

  2018年6月

  老程拿回了被拖欠了十多年的工资

  年近八旬的程少文是村里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年轻的时候由于家里贫穷一直未婚,多年来独自一个人生活。10多年前,他在本地一家企业帮人看守工地,对方承诺应付的工资却迟迟没有拿到。2017年年底的一次入户走访中,老程拿出了判决书给我看,考虑到他年纪大了,到法院来回奔波不便,我当即就联系徐集法庭的法官上门为其办理申请执行等相关手续。没想到被执行人东躲西藏,也没有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也没有进展,不过,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头。后来经过多方了解,得知被执行人有笔工程款即将到账,于是我提前联系办案法官,告知相关信息,最终成功扣留工程款,为老程执行到位。6月15日,老程终于拿到了这笔工资,总共33700元。

  “要不是汪书记,我的钱肯定是要不回来了,真是多亏了他啊!”现在,老程逢人便说。并且每次我到他家走访,远远地都过来打招呼。经过这件事,我感觉到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我们只有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里,群众才会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办成一件件大事。

  2019年9月

  六明村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开始营业

  脱贫致富路修通了,支部队伍建起来了,六明村发展什么产业?六明村是蓄洪区,怎么让群众摆脱洪水威胁,实现安居乐业是关键。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安置点建设,另一方面要克服每年收割季节遇雨季就会给农民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18年5月,我通过相关部门争取到烘干房精米加工基地项目,采取与种植大户合作共建的方式,成功建成六明村烘干房精米加工基地。9月16日,粮食烘干服务中心正式启动粮食烘干和收购服务。我和镇村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当听到轰隆隆的机器声响起来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值得的了。

  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努力,这件事情终于办成了。烘干服务中心的正式营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粮食烘干需要,还可以帮助周边贫困户代烘干,确保了贫困户粮食不受损失,同时烘干房还可以吸收周边贫困户务工,提高贫困户经济收入。“我们村共有5000多亩水稻,这下,群众再也不用担心收割季遇上下大雨了。”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厚告诉我,这次他的“心病”总算是治好了。不过,光靠传统的种植水稻也不是办法,我们还要继续摸索六明村的产业发展之路。

  2020年6月

  六明小学新操场项目立项,即将破土动工

  扶贫先扶智,要想从根本上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在积极宣传各项教育扶贫政策的同时,联系帮助他们落实好“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确保一人不落。同时,我们重点针对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加大帮扶力度,通过协调争取,国元证券为我村贫困大学生每人资助3000元,区法院为每人资助1000元,进一步缓解了贫困户家庭子女上大学的经济压力。希望通过他们的学习成才,彻底改变个人和家庭的面貌,改变村里的面貌。

  六明小学占地面积7亩,共有学生112名,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目前是丁集镇唯一一个保留完全的小学,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希望通过子女受教育拔除贫困户的穷根。我们工作队多次到学校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19年10月12日,我曾经来到学校查看学生图书借阅情况,学校田新年校长高兴地说:“汪院长,您又来看孩子们啦,您放心,你们捐赠的图书都分批放到各个班级的书柜里了。”那2000余册图书都是我精心挑选的,那天去学校我就想看看孩子们是不是真的读起来了,而不只是捐到库房里成了摆设。

  在后来的一次走访中,他又向我反馈,学校还需要对操场进行重新建设,但是资金不够,一直没有动工,想请我帮忙协调一下。6月8日下午5时左右,我接到了田校长的电话,他告诉我说操场已经立项了,准备在暑期动工。挂断电话后,我高兴得不得了,这下好了,下学期开学后,孩子们就可以在新操场上尽情地玩耍了,我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