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寒凝大地发春华
——《韦素园全集》出版座谈会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5-21 09:06:28 【字体: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上下联动,共同抗击疫情,众志成城,携手共渡难关。就是在这个时候,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同志们不辞辛劳,各处收集精编韦素园的著作和翻译。

  五月,在这个春回大地、春花怒放的时节,“六安文化名人丛书”的第一部《韦素园全集》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正式出版。5月13日,《韦素园全集》出版座谈会在皖西宾馆召开,市政协副主席王安义,市级老同志喻廷江、刘养中、胡梦彪、曹承芳、汪锡文、杨传连,黄山书社社长贾兴权,副社长孙文波,编辑室主任、《韦素园全集》责任编辑石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时红军等出席会议;参加座谈的还有市直、叶集区相关单位领导,皖西博物馆、市图书馆、叶集图书馆、光明印务、丛书编委会成员及部分高校专家、学者、新闻记者、“市老新协”会员代表等近60人济济一堂。

  座谈会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刘素萍主持,首先向皖西博物馆、六安市档案馆、六安市图书馆、叶集区图书馆、皖西学院皖西文化研究所(蓄德徽学研究院)赠书。

  《六安文化名人丛书》编委会成员、丛书主编徐元华在座谈会上汇报《韦素园全集》编辑情况时说: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皖西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六安新闻史研究活动,其成果是编辑出版了《六安市新闻志》、大型画册《聚集皖西》、《六安市广播电视志》(待出版)。我们在研究六安新闻史时,发现在新闻史上有建树的六安籍报人,同时也是文学家、翻译家、思想家、政治活动家、革命烈士,如蒋光慈、叶集未名四杰的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王冶秋、李何林、胡底、朱蕴山、高一涵、田川、艾煊、钟鼎文、王仲方等等,大约有三四十人。这些人中大部分在百年前都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我国近现代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学术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少人的文稿、专著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出版过,致使许多人(包括他们的故乡)不知道他们,甚至有不少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也不了解他们,这对我们六安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遗憾。去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年,市老新协在春天考虑全年工作安排时,就想到要为他们做点事,将他们的文稿、专著搜集、编辑出版,拟出一套《六安文化名人丛书》,藉以展示六安文化,提升六安文化影响力,为六安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我们不是文学或文史研究专家,只是普普通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躺在前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出于对皖西作家、老新闻工作者(皖西文化名人早期都办过报刊或为报刊撰稿)的爱戴及其作品的求全保存,为专家学者研究工作提供些资料作点微不足道的工作……

  市电视台资深主持人朱皖玲现场宣读了籍贯我市叶集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军旅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的贺信及书面讲话稿,徐贵祥在贺信中写到:六安的文化名人,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有蒋光慈、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李何林、王冶秋、王青士等,还有在革命、战争、文学等多重领域产生影响的重要人物如王明、朱蕴山、胡底、田川等。多少年来,这些文化名人的作品散见于世,就像他们的主人一样浪迹天涯。如今,在六安市委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辛勤努力下,它们落叶归根,重新回到故乡,以新的编组和新的面貌,反哺、启发、激励和影响故土的后来者,并擦亮六安地域文化的特色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六安文化是六安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六安发展道路上的精神引领,编辑出版《六安文化名人丛书》具有地区发展长远战略意义,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黄山书社社编辑室主任、《韦素园全集》责任编辑石松在座谈时说:当我们翻检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时,却不无遗憾的发现,有着重创作轻翻译的文学史著作,对20世纪初期中国翻译文学的贡献表述不足,使后世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未名社的贡献更是常常在叙述中被一笔带过,这不能不是一件憾事。事实上,现代翻译文学对中国新文学创作影响巨大,我们甚至可将现代翻译文学的出现视为区分新旧文化的分水岭。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起,担起时代启蒙、救亡、文化建构等文学使命,其历史价值不容低估。《韦素园全集》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未名社成员坚持翻译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充分说明了你只有热爱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才可以照亮你的人生,才能够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热爱的驱动力使人追求理想、践行信念,使人奋不顾身、乐于奉献。这也是我们今天整理出版《韦素园全集》的意义所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时红军在座谈时感慨,六安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老朋友们不简单、不容易,《韦素园全集》很厚重,对后人来说,相当有价值。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马启俊发言说:国内对韦素园的宣传和研究是薄弱的,他的作品虽然出了选集,但是全集一直未见面世。现在由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编写“六安文化名人丛书”,首先推出的就是《韦素园全集》。在这里我首先要表达对《韦素园全集》的编写者,特别是主编徐航先生的崇高敬意,在此精神感召下,文化与传媒学院依托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将积极组织师生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明确方向,凝炼特色,形成团队,多推出成果。

  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韦国华在座谈时说:能代表韦氏家族参加这个座谈会,我感到很荣幸。《韦素园全集》得以面世,这离不开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一批老同志,这是他们对家乡的一种深情和一种热爱的方式,一种不计名利的巨大付出,他们视发展六安文化事业为己任,视整理出版现代六安文化名人著作为己任,对如此浩繁而辛苦的工作,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大量的心血,体现了他们这代人的担当和奉献精神。

  我市作家、《韦素园传》作者黄圣凤在座谈时结合自己新近出版的《韦素园传》发言说:我出生在叶集,与未名四杰住在同一条街道,与台静农老宅只有50米。离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家也就300米,如果除掉我们之间隔着的近70年的时光“墙”,那我们走的是同一条石子路,吃的是同一口井里的水,眼睛望着的是同一轮月亮。所以,研究未名文化,挖掘未名遗存,一直是我的心愿和目标。

  市文联主席周建平的座谈,围绕全集“彰显了韦素园短暂却永恒的30年人生、再现了韦素园高尚的人格魅力、系统梳理了韦素园的文学创作和译作、更好弘扬了未名精神”四个方面谈到自己的体会和认知。

  叶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史咏梅发言说:“先贤报国垂型范,吾辈兴叶效精忠”,100多年后的今天,叶集从一个小集镇,历经全国改革发展综合试点镇、安徽省改革发展试验区,到今天的市辖区,实现了蝶变。《韦素园全集》的出版是对先生的富有敬意的纪念,也对推动未名文化的传承弘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接过老一辈的精神遗产,汲取他们的思想、理论和学术的精髓,脚踏大地,背负时代使命,把我们从事的文化事业扎实地做好不断推进。

  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倪安东,他的发言结合我市近年来着力用好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全力打好老区精神接力战的全面工作,尤其是红色文化精品不断推出,收获多多,《韦素园全集》的出版,更是我市红色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件喜事!

  韦素园先生的胞侄、新华社资深记者韦顺,因受疫情影响未能与会,他致电委托韦氏亲戚、市级老同志曹承芳现场宣读了他的书面发言,“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的根在叶集,时时总在思念中。记得2012年,叶集5月和11月的两次有关未名文化的活动,我都有机会回来参加了,有收获,也了了一次思乡心愿。去年,自从知道六安老新闻协会的乡友们着手编辑出版家人和乡贤前辈们的遗作,就很感佩你们退而不休的奋斗精神。”

  《六安文化名人丛书》编委会主任喻廷江发言中首先对《韦素园全集》的出版付出心力的两位主编及参与耕耘的编辑人表示感谢,他说:随着社会的变革、转型,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和考验,韦素园坚定的理想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市政协副主席王安义在讲话中指出,著名作家韦素园是六安的文化符号,他在从事文学活动的同时,还为中国革命倾注满腔热血;《韦素园全集》内容丰满,资料详实。市政协下一步将更加重视皖西文化的发掘、收集、整理和宣传,进一步促进地方文化建设。

  作为20世纪早期著名现代文学团体未名社的中坚,韦素园深得鲁迅先生的欣赏和重视,他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创作与翻译并行,笔耕不辍。韦素园留下的作品数量虽然不是很多,却弥足珍贵,不仅展示了他对文学理论和艺术的积极探索与不俗见解,也反映了他在短暂的人生中书写的可贵文学精神和昂扬的生命价值。(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流冰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