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传奇,从起落着笔
——记省级非遗“一品斋”毛笔的代表性传承人江澄洁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4-30 08:53:12 【字体:

  文房四宝,笔居其首。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画工具,在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制笔、用笔是最富有特色的文化之一。制笔工艺,和众多深藏民间的古老绝技一样,凝结着一代代国人的智慧,也在不断的传承中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拥有悠久历史的皋城,当然也不乏这样的传统文化精粹,一品斋毛笔当属其中之一。为守护珍贵的制笔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品斋”毛笔的代表性传承人江澄洁用整整一辈子的时间,用传承和守护写就了不同寻常的传奇人生。

  老六安人记忆里的精品

  “我问了很多人,跑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这个地方。一品斋毛笔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很有名。那个年代,能拥有这样一支好毛笔,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家住金安区先生店乡的杨光富今年70多岁了,捧着手中的一品斋毛笔,十分激动地说道。

  江澄洁告诉记者,像杨光富这样慕名来买笔的人不在少数。在老六安人的记忆中,一品斋毛笔是一个时代独特的印记。问世于清道光十五年的“一品斋”毛笔,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

  说起“一品斋”的创办,夏均安这个人不得不提。据《六安州志》载:“夏均安又名夏开泰,六安鼓楼街人,自幼家境贫寒,因长期钻研制笔工艺,积劳成疾,民国27年10月病故。”

  夏均安于道光十五年(1875年),招名师,访高手,询用户,训师徒,开创“一品斋”,一品斋的毛笔集南北优点之大成,很快便名声鹊起。夏均安深谙经商做人之道,经常结交文人墨客,赠送他们一品斋毛笔。当时名震一时的女诗人吕碧城就是夏均安的好友。吕碧城,原籍皖南旌德,其父是清朝赐进士,做过山西督学,晚年定居六安。吕碧城幼年便随母移居六安。父女二人喜吟诗作画,爱用“一品斋”毛笔。吕碧城赴国外求学,曾多次购买“一品斋”毛笔馈赠友人。也正是吕碧城最先将六安的毛笔带到南洋、欧洲。早在1909年的南洋工艺品赛会上,一品斋毛笔就获得金、银质奖牌各一枚。1977年以来曾多次荣获省轻工业部及同行业金、银质奖和优质产品奖。鼎盛时期的一品斋,年产毛笔近百万支,销往全国多个省市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不得不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确是一品斋毛笔的“高光时刻”。

  说来荣誉颇多。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时,毛笔市场面临了重大的让人心痛的转型。毛笔,不再被大众需要了。小众市场,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面临转型的失败,毛笔分厂纷纷关闭,一品斋也难逃这样的命运。伴随着中国书法兴衰起落,一品斋毛笔的制作技艺,在历史的风尘中,逐渐没落。

  一支笔里的匠心传承

  “你看看,虽然同是毛笔,但是这里面的每一支都有所不同。”江澄洁有一方小小的“书、画、笔”天地——皋城一品斋展研中心。在展研中心里,摆放了倾注了她多年心血的毛笔制品,还有她喜爱的书画名家作品。截至目前,江澄洁至已成功恢复了“一品斋”中的鸡、狼、兔、兼,马尾毛、水貂毛、牛耳毛笔等220余种笔,尺寸从140公分大笔至0.6公分蝇头小楷笔不等。六安皋城一品斋毛笔,选料严、工艺精、造型美、装潢雅致,具有配锋齐健、吐墨均匀、刚柔适中、轻巧灵便等特长,更兼有书写万道不掉毛、不发岔、不开花等优点。提笔书画婉转自如,得心应手所向如意,深受国内外广大书画家的喜爱。

  要想做好一支“一品斋”的毛笔,绝非简单的事。“‘一品斋’的制笔工序一共有72道,从选毫、压毫、圆笔、择笔到梳毛、赶修、配锋、捏头、上胶,都是需要匠人之心的一步步打磨。”江澄洁说,老师傅们所做的确实是“良心活”,一支笔融入了制笔匠人的血和汗。

  “就拿水盆梳毛这一道工序来说吧,用牛肋骨做成的梳子,梳齿又细又尖,很容易把手扎破,而且要想把毛梳顺梳平,起码需要半个月时间。你看,我手上好多口子,都是伤。有时候没注意,一梳子下去一手血,水盆都染红了。”没有现代化机械加工,没有流水线,一支笔里,即见匠心。

  说起这么多年与制笔工艺结下的“不解之缘”,江澄洁拉开了话匣子。1978年,26岁的江澄洁进入六安一品斋笔厂。“当时厂里共有24位老师傅,他们看到我时集体乐了,说一般都是十几岁的年轻孩子学制笔,你这个岁数太大了。”虽然起步比较晚,江澄洁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她说,既然难,那就先从最容易的开始学好了。“我学了刻字,还被厂里专门派去歙县学做装毛笔的笔盒,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琢磨起技术。”

  因为手艺精湛,江澄洁很快就从学徒中脱颖而出。业务能力强,又有较好文化素养的她,被提拔为业务科长,之后又被任命为经营销售副厂长。

  之后的40多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忙于整理、恢复并保存“一品斋”毛笔的制笔工艺。与制笔工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江澄洁说,人生的酸甜苦辣、百感交集都浓缩在这小小的一支毛笔上。“我不后悔,人生总是有得有失,而我始终舍不得放下。”

  在快时代坚守慢工艺

  一品斋解体后,江澄洁并没有放弃毛笔制作工艺。2002年,江澄洁毅然辞去合肥的工作,拿出手中的全部积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一品斋”毛笔制笔工艺。

  “72道制笔工序我虽然都熟悉,但一个人确实忙不过来。”江澄洁说,光选料这一项就有很多讲究。“狼毫优先选择的是黄鼠狼的尾巴部位,而且是掐头去尾的中间一段;羊毫必须是山羊毛,绵羊毛就不行。而且所有的毛都是靠人工十个手指头去一根一根地拔,很费事。一品斋的笔是枣核造型的,一点都不能偷工减料。”江澄洁说,好在当年厂里的老同事们都很愿意帮忙,这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可以将‘一品斋’的制笔工艺、流程等信息详细地整理和记录下来,留下文字资料。”

  在江澄洁看来,坚守多年,制笔工艺再次迎来了春天。如今,学生学习用毛笔更多了,而且现在阅卷要求字迹工整,很多学生选择学习书法。不仅如此,群众的整体素质在提高,房屋装修时有书房、茶室的,基本上会有书法作品,这部分就构成了一些精品客户。“从前些年开始,国家就开始提倡传承传统文化、书法进课堂,毛笔再次被更多人拿在了手中,学生开始学习书法,社会上书法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许多书法爱好者也纷纷慕名来买我的毛笔,这让我非常欣慰。”江澄洁笑着说到。

  如今的江澄洁生活简单,个性淳朴,但是只要一聊到她钟爱的毛笔就会如数家珍,脸上也浮现出幸福的笑容。她说如果要问她选择这一行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可以用一个“乐”字总结。“我平时也喜欢写写画画,以山水、花鸟为主。纯属个人爱好,也是跟自己制的笔做交流,所以画成啥样我都觉得高兴。”

  “要想传承好这门技艺,不仅要有着对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还得有高度的专注力和勤奋吃苦的钻研精神。”江澄洁说,她现在最迫切的就是希望有人能把笔做起来,让一品斋毛笔制作技艺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汪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