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志愿者杨杰在武汉“疫”线传递大爱温情
“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挺过来了,现在武汉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3月11日上午,身在武汉的六安志愿者杨杰与裕安区韩摆渡镇老家父母亲、裕安区委宣传部负责同志视频连线时说。
从大年初一到现在,40多天以来,杨杰不计报酬向武汉运送医疗物资、安装ECMO、呼吸机、紫光杀菌机器人,给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送爱心餐……“逆行”武汉的杨杰传递着六安人的温暖与大爱,不久前被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推送。3月11日,本报记者与前方的杨杰联系,倾听他讲述“疫”线的感人故事。
从六安逆行武汉“疫”线
1月23日,31岁的杨杰从武汉回到六安,1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杨杰刷朋友圈时,无意中看到一条求助信息:“南京有一批医疗器械,急需运到武汉正在筹建中的火神山医院,无运输车,医疗器械一直处于滞留状态。”杨杰关注到晚上12时左右,求助消息依然没人回应。杨杰得知武汉疫情形势严峻,急需各种医疗物资,就想着去帮忙。可是,运输医疗器械有严格要求,大货车要9.6米的高栏,还需要两辆大货车,司机需要做好回去隔离14天的准备。
“除夕夜,哪能弄到两辆跑运输的大货车?”杨杰说,一想到那是前线的救命物资,心一横,说干就干,随即电话多方联系,大年初一凌晨2时,有人和杨杰联系,愿意从南京运送医疗物资到武汉市,前提是运输费要13000元。“只要你愿意去就行,钱我个人给。”杨杰找到货车司机后,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要是明着跟爸妈说去武汉,他们为了我的安全,估计会劝阻。”杨杰避开父母,悄悄地从后门离开家,连夜开私家车从六安赶到了南京。
转运医疗物资一波三折
1月25日早上6时,杨杰跟约好的司机会合,一同赶到了南京一家医疗器械厂,从早上8时一直到下午5时,装好两大货车医疗物资,马不停蹄地从合武高速公路直奔武汉。第二天凌晨2时到达,准备卸货时,由于当时火神山医院还没有筹建完,杨杰接到临时通知,把医疗物资暂时转运到位于武汉光谷的国药仓库。
转运完毕,到住宿的地方已经是凌晨4时,杨杰觉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没想到早上8时许,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原来,医疗物资还需要换地方。“当时真的很无助,武汉封城,路上没有车,想找人帮忙,没有人。”杨杰几经周转,找到了两个司机,自掏腰包付车费并为司机买保险,用小车分8趟,耗时两天一夜,才把所有的医疗物资送到蔡甸区临时仓库,那场景真的特别像是“蚂蚁搬家”。
“从六安到南京再到武汉,运医疗物资的3天周转过程中,仅休息了几个小时,我感觉身体已经到了极限。”杨杰给火神山医院运送第一批医疗物资的过程,发了微信朋友圈。“看着那些点赞,大家的鼓励特别温暖,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给了我无限动力。”杨杰说。
通宵安装ECMO和呼吸机
“帮忙运输ECMO,然后现学现装,我现在已经是半个工程师啦!”杨杰说,2月5日,自己和当地志愿者一起,4人用两辆车把第一台价值300多万元的ECMO,也就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体外人工肺,从新洲区阳逻运到了火神山医院。
随后,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内,杨杰联系车辆,让原本临时放置在蔡甸区的医疗物资全部运往火神山医院。2月9日,杨杰接到任务,又有3台ECMO到了武汉市,他和当地志愿者马不停蹄,将其中一台送到火神山医院,另外两台送往雷神山医院。
为了加快安装进度,杨杰跟在ECMO厂家工程师雷师傅后面,帮忙当下手。“软件调试等细节交给雷师傅,柜子、底座和氧气管等我都能装好。”杨杰说,在武汉期间,除了和雷师傅一起安装呼吸机,也现学安装紫光杀菌机器人。2月20日,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杨杰和雷师傅用一个通宵,安装了15台呼吸机,说起劳动成果,杨杰十分有成就感。
装完呼吸机,还得把这些医疗器械大件运到病房,杨杰和湖北其他志愿者,在做好防护的同时,靠肩扛手抬。因为爬楼梯搬东西磨损,杨杰已经穿坏了三双鞋子。据国药卫勤公司统计称,经杨杰装卸、运送的医疗设备有上千件,总价值五千多万元。
爱心餐送火神山医院
由于经常进出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杨杰看到了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支援“疫”线的辛苦,他萌发了给医护人员改善伙食的想法。
杨杰在公司内部发起了募捐,然后联系生鲜电商,采购了1639条鲈鱼,让他们免费加工以后送到医院。可是,电商那边人手不够,杨杰和同事就全程加入到现场的宰杀和烹饪打包、以及整合运送的所有环节当中。当第一批300条鲈鱼送到火神山医院时,医护人员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惊喜,让杨杰终身难忘。
3月8日,杨杰和朋友一起募捐了200公斤草莓和许多郁金香,送往火神山医务人员手中。“刚刚,我们又联系了一家爱心餐饮店,还将为火神山医护人员送去剁椒鱼头。”3月11日晚,忙得连轴转的杨杰说起志愿者服务经历充满了激情。
“虽然我不是湖北人,但四岁就从六安来到武汉,吃着鸭脖子、热干面,听着江轮的汽笛声、守着黄鹤楼长大,武汉有我成长记忆。”杨杰说,作为一名志愿者,一名“摆渡人”,会一直坚守在“疫”线,直到战“疫”最后胜利。(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世巧 储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