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娘子军”的温柔力量
在当下的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线,有这么一群人,相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她们虽然是“非专业人士”,但她从们参与过卫生计生培训,是乡村计生“业务骨干”;非常时期,她们化身志愿者、宣传员、劝导员、百事通……在群众眼中,她们是妇女们的知心好友、是穿着红马甲的“好心姑娘”、是村子里的“文化人儿”……她们就是乡村妇联主席、卫计专干和书屋管理员,疫情之下,她们撑起了疫情防控的“半边天”,为抗疫一线增添了温柔而坚定的巾帼力量!
女子“卫计军” 坚守岗位展风采
本想借这个春节假期好好陪陪父母、孩子,还想按着早已做好的攻略出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然而,大年初一,先生店乡街中村妇联主席、卫计专干朱玉环接到抗击疫情的紧急通知,立马回到工作岗位,按照乡政府的统一布置,挨家挨户摸排走访,检测体温风雨无阻,防控宣传耐心细致。“这种新型肺炎传染性强,但是大家只要少出门不聚集,就没事。”“从武汉路过,一定要进行居家隔离。”从清晨到傍晚,她穿梭于辖区的街头巷尾,一遍遍摸排、走访中,向群众传达了科学应对新型病毒的方法,带动民众坚定抗击病毒必胜的信心。今年已经58岁的杨正霞,从事村计生卫生工作已经第30个年头。“快退休之前遇见这种特殊情况,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任务,看看那些在武汉支援的医务人员和那些盖医院的建设工人们,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她说。
巾帼“红马甲” 暖心服务令人赞
“这是我们准备的蔬菜,感谢你们坚持居家隔离。”2月2日,考虑到武汉回乡的部分群众实际生活问题,先生店乡妇联主席孔金梅,带领着巾帼志愿者,为辖区13户有实际困难的武汉返乡人员送去了蔬菜等生活物资,解决部分生活需求。在疫情防控的一线战场上,群众们又看见了平时那些穿着红马甲的“好心姑娘”们的身影,这些平时给农村妇女们贴心意见、帮助困难妇女解决困难、关爱少年儿童们的红马甲,正在挨家挨户的告诉大家一种新型病毒的防范方法,“病毒传染人,出门一定要戴口罩。”“84消毒液一定要稀释,一定不能和洁厕灵一起用,不然会中毒。”“用完酒精要注意防火。”“口罩颜色深的朝外面戴。”……“红马甲”们的声声嘱咐,群众听在耳中、暖在心中。
2月8日先生店乡鲍湾村一村民去世,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两委干部赶了过去阻止奔丧亲戚聚集,表达哀痛之后,他们为该户送上了10个口罩和消毒液。没有预想中的不理解不配合,该丧户家属坚定地表示一切从简。
一行人回到村部后,村妇联主席、卫计专干刘家玲有点不放心,又返回该户家里,反复说明消毒液一定要稀释、注意防火等等事项,她还拿出自己为家人准备的5个3M口罩送给该户,再三叮嘱去殡仪馆的防控事项,回来以后口罩一定不能再用。“谢谢你了,好心的姑娘,为我们考虑这么多!”温柔细心的嘱咐,事无巨细的考虑,让该丧户亲属倍感关怀和关心。
基层“文化人” 潜移默化担使命
2月4日,一个宣传疫情防控的宣传车在抖音及媒体平台火了起来,“要想‘捞’门子,前门‘捞’到后门子……小窗户台子开起来,可听到唻?我再讲一遍!”这是先生店乡文化站制作的一条“土味”宣传车视频。“就要这样喊才有效!”“太醒脑了,我要再听一遍!”“硬核村长喊话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土味”十足的方言,赢得了网友们的纷纷点赞。
这个视频的拍摄者,是先生店乡硖石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平时,为了丰富农村的文化活动,先生店乡各个村的农家书屋管理员们,会在茶余饭后组织各村群众跳跳广场舞、看看电影,因为知道她们还管理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又能写会说,群众会亲切的称呼她们为“文化人儿”。在疫情防控期间,这群文化人儿不仅入户摸排、上门宣传,她们还结合实际情况想出了各种“妙招”。文化场所临时关闭后,松店村、南四十铺村等的广场管理员的姑娘们借助广场舞的大妈 “约舞” 微信群,每天不分时段,发送着疫情控制相关知识,白天,姑娘们还拖拽着跳广场舞音响,行走全村,播放她们自己录制的倡议书、一封信;农家书屋暂停开放,街中村、鲍湾村的管理员制作抖音视频,一张张图片、一段段音频体现基层文化人自觉的使命担当。(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扬 通讯员 谢承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