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成“金豆” 闯出致富路
立秋刚过,清晨五点半,在霍山县黑石渡镇柳树店村的豇豆基地,种植大户刘立琼穿梭在密密匝匝的藤蔓间,指尖抚过一根根豇豆,笑意从眼角皱纹里漫出来:“你看这豇豆结得多密实,多摘一把就多一分进账,既能顾着家,又能给自己攒点养老钱,比在家闲坐着强多了。”
这片让老人们乐开颜的土地,藏着柳树店村摸索多年的“致富经”。几年前,这里还是村民们零散种植的闲置地块,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守着几亩薄田,日子清闲却难掩拮据。转机始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一次走访调研。“村里老人有种植经验,缺的就是一个靠谱的产业项目。”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余莹说,经过反复考察市场、请教农技专家,村里最终锚定有机豇豆种植——这种作物管理简便、采收期长,且市场需求常年稳定。
说干就干,村集体牵头连片开发100亩土地,打造成标准化豇豆基地,特地请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全程驻点指导,从选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采用有机种植标准。为避开上市高峰,基地创新采用三期露天种植模式,按3:4:3比例错峰下种:“头茬赶在初夏上市,批发价比旺季高两成;二茬抓住盛夏旺季,走量快;三茬接上初秋空档,正好填补市场缺口。”余莹算起细账,“这样一来,亩产稳定在1500公斤上下,100亩总产值能达90万元,效益比传统作物翻了近一番。”
产业落地,最受益的是村里的老人们。在这片田地里,近100名60岁到75岁的居家老人找到了“新工作”。每天清晨,他们挎着竹篮从各村组聚拢而来,田埂上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谈笑声。“现在每天来地里转几圈,一年能挣8000多元,既给子女减轻了负担,身体也硬朗了。”村民刘义群边忙边说,“你看这豇豆藤,一节一节往上爬,我们的日子也是这样,一天比一天更有奔头。”
据了解,该村采用“村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在大户承包基础上,将地块分散承包给会种植、善管理的农户,由合作社统一供种、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销售。如今,参与种植的农户年均增收约8000元,像刘立琼这样的大户年收入更是超过2万元。
如今的柳树店村,豇豆架下的忙碌身影成了常态,村部的仓库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豇豆,分拣好的豇豆被整齐码进纸箱,即将发往县城和合肥的超市……
小小的豇豆,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更让沉寂的乡村重新热闹起来——多了烟火气,少了空巢的孤寂。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柳树店村正借着这抹生机勃勃的“豇豆绿”,一步步走出一条越来越红火的致富路。(本网记者 桑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