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放歌好追梦——记乡土歌词作家陈世慧
“心中有阳光,才能播洒阳光。”是一位哲学家的名言,细细品味,哲理深刻。一个人内心世界纯真而温暖,会使人感觉到炽热的温度,给人以美好的情感享受,乡土歌词作家陈世慧就是一位“播洒阳光”的人。他用心去做一个纯真的歌者,为此他付出艰辛努力执着追求,敢于担当,不求索取,甘愿奉献,永远怀有火热的激情。在歌词创作的路上,他深入生活,扎根沃土,积极向上,孜孜以求,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唱,写出一首首闪烁着时代光彩的佳作,用他人格的力量和作品的魅力,播洒着闪亮而炽热的阳光。
陈世慧,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直住在乡村。他在风雨人生的路上,曾经打过临时工,进工厂当过工人,在村里当过村干部,到企业干过会计,他的命运坎坷曲折。但他始终酷爱读书,他从小就喜欢读唐诗宋词,念初中时阅读过现代诗歌,上高中时又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于是他逐渐与文学结了缘。他先从写诗开始,后来写散文和小说,在一次偶然的相遇里,他迷上了歌词。1994年的冬天,由陶沙先生主编的歌词刊物《青年歌词》在合肥创刊,不久,陶沙先生就给陈世慧寄来一本《青年歌词》。收到刊物的当天晚上,陈世慧便在灯下仔细地研读起来。整整一个晚上,一个32开本48页码的小本本,他翻阅了不下四五遍。当时,他正热衷于自由诗的写作,乍一接触歌词,觉得歌词挺新鲜的。与自由诗相比较,歌词不仅讲究用韵,而且形式也有所框限。他的第一判断是,歌词这个文学品种,绝不是轻易就能写好的。仗着自己还有些写诗的功底,他尝试着写了两首歌词习作,几番修改后,寄到编辑部。出人意料的是,1995年的春天,陶沙先生竟将他的一首习作在《青年歌词》第二期上刊登了出来。歌词处女作的发表,对他的鼓励实在很大。此后,他的词作频频在《青年歌词》上露脸,这使他写作歌词的信心和兴趣大增。后来,他的歌词作品在全国十多家词报词刊上发表,有的经谱曲还获了大奖。他已在《词刊》《歌曲》《儿童音乐》《广播歌选》《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与创作》等国家和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六百多首歌词作品,歌词谱曲率也比较高,有二百多首作品被制作演唱,并多次获得全国以及省市的征歌奖项。
和时代节拍而抒怀,倾情时代而讴歌。歌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多年来中国风的歌词久盛不衰。对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唱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陈世慧一直情有独钟。写这样的歌词,因为他心中注满了真情,所以下笔就如行云流水,遣词造句也得心应手,总是显得游刃有余。他曾满怀激情写下了《中国故事》,写出了豪迈,写出了气派!“嫦娥飞天是中国的故事,神龙潜海是中国的故事,中国故事从春天的故事开始,中国故事凝结着中华儿女的豪气。”
不忘乡愁的味道,放歌乡情的高亢。融着亲情乡情的乡愁,带着朴实无华乡土味的歌曲,是陈世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自小生长在农村,有着艰辛的经历和酸甜苦辣的体验,有着一种特殊的难能可贵的大情感,对乡愁有着太多的彻悟感受。乡愁之歌,他写得好!好得真实而纯粹,好得生动而鲜活!他曾写过几首描述故乡的歌词,构思也是与众不同。他曾发表于《词刊》上的那首《遥远的村庄》:“总是想起遥远的村庄,那里有疼我爱我的爹娘;总是眺望遥远的村庄,那里是我忘不了的故乡。一畦青菜,几树桃花,挨着篱笆墙,一缕炊烟,片云朵,顺着小河淌。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忧伤,依然还挂在那蓝蓝的天上。” 此外,他还写了数量可观的儿童歌词,被不少儿歌名家谱曲后,制作演唱,在全国推广发行。
在陈世慧看来,农村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广阔天地,那里每一处都散发着泥土的醇香,温暖的乡音、乡情,朴实的民风、民俗,这种纯朴之美与钢筋丛林的城市截然不同,为他带来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这是别人无法拥有的优势。作为农民出身的歌词创作人,陈世慧的歌词创作定位就是唱给农民、唱给大众听,最高标准就是要做到雅俗共赏。他一直认为,歌词创作不能过度诗化,不能孤芳自赏,我始终认为歌词要平实、亲切,简短、凝练,化景入词,以情动人。著名词家石祥先生说“歌词回归简单”,他一直很推崇。而这简单其实是不简单,它不是白开水,而是提炼和升华了的东西,如雨露、如蜂蜜。他认为在写词中,能把深奥的浅显化,把复杂的简单化,就是一个很大的本事。
田园放歌好追梦。陈世慧作为乡土歌词创作人,他的乡村歌词创作独树一帜,每一首作品都在用心、用情表达着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着他对这个时代乡村振兴的所思所想和独特感悟。
走近陈世慧,品读他的作品,会让人感悟多多,真情满满。做一个真实纯粹的人,坚守着文化的精神,与时代同频脉动,扎根生活的沃土,寻觅艺术的真谛,胸怀赤诚真情,为人民讴歌,为人民明德,为时代呐喊,为民族高歌,去执着追求艺术的向往,用燃烧的的激情,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精品力作。这也许就是陈世慧在艺术道路上探索的人生轨迹,既是朴实的,又是丰富的,既是现实的,又是浪漫的。(卢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