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孔”解决大问题
——皖西卫院附院(市二院)下肢静脉曲张治疗进入“微”时代
江亚男 摄
“手术结束了,您活动活动腿脚!”
“这么快就搞好了,现在就能自己走了吗?”
日前,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手术室,56岁的张女士将信将疑地起身,把脚试探性地踩到地上。
“真的可以下地了!谢谢医生!”双脚踏上实地,没有想象中的不适感,这让紧张不已的张女士放松不少。不用旁人搀扶,她缓步走出手术室,笑意盈满面颊。
张女士患下肢静脉曲张已有20年之久,起初并未引起重视,随着时间推移,双下肢浅表血管迂曲、扩张愈加明显,一眼望去,蜷曲的静脉就像盘曲的蚯蚓。
“腿搞成这样子,一年到头只能穿长裤遮着。”张女士说。多年来,她四处打听解决方法,还尝试了偏方,均未见效。尤其是近段时间,症状明显加重,每次活动后强烈的疼痛、瘙痒、肿胀感更是让她难以忍受,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普外五科就诊。
该院普外五科接诊后,经询问病史并结合辅助检查,诊断为双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分级已达到四级,需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是由于先天性静脉管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者长期从事站立工作,血液在静脉内蓄积,导致静脉内压力增大而出现的静脉迂曲扩张。”记者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普外五科了解到,作为一种慢性静脉疾病,该病一般表现为腿部的静脉发生凸出或拉伸症状,初期影响较小,会伴随诸如静脉曲张、肿胀、疼痛及瘙痒等不适症状,恶化到后期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破裂出血、皮肤溃烂及化脓性感染等。
“针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该院普外五科主任曹志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治疗静脉曲张的手术以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剥脱术为主,剥脱术需要将静脉主干去除,手术过程复杂、创伤大、修复期长,对很多同时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静脉曲张患者来说风险极高,这也是一些中老年患者不敢进行手术、只能忍受痛苦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及介入治疗的发展,对于静脉曲张,医生已经能够从血流动力学方面评估下肢静脉病变,并找到病变血管实行精准化治疗。
“手术有没有风险?”“手术后,多久才能恢复?会不会有后遗症?”对于手术,张女士及其家人顾虑重重。
“不用开刀,是比微创还小的‘微微创’,技术很成熟,不用担心。”经过积极沟通,曹志国向他们认真讲解了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的优点、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并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
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曹志国带领团队在超声的实时引导与监测下,通过局部麻醉,将一根特制的消融导管经皮插入病变的静脉管腔内,利用热能毁损血管内膜,使血管塌陷、闭合,形成纤维、条索,从而达到治愈静脉曲张的目的。各项操作十分顺利,全程用时一个半小时。
“本来以为会很疼,其实还好。”手术后的张女士感觉还不错,自己步行回到病房。经术后观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隔天,他们便收拾东西准备出院了。
“与以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采用的大隐静脉剥脱术相比,大隐静脉微波消融闭合术具有防止大隐静脉血液向膝下浅静脉倒灌、避免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等优点,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还不留疤痕。”据曹志国介绍,除了血管介入治疗,科室还不断研究创新,将射频消融技术应用到肿瘤治疗和疼痛治疗方面,通过“微微创”概念,形成晚期恶性肿瘤一体化治疗解决思路,既能介入和消融、控制和去除肿瘤,也能通过规范的疼痛处理如鞘内泵植入等手段缓解疼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据悉,该科自2020年在全市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此项技术,截至目前,已有逾百名患者受益。(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