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走近烈士陵园
春雨淅沥沥,春阳软绵绵。又是一年清明,催人走进烈士陵园!
皖西烈士陵园打我记事起,就被六安行署机关的南隅和大半圆的九墩塘(那时叫祭红塘)紧紧地合抱着,只有一座不高不宽与云路街相连的水泥桥横卧在九墩塘上渡车渡人。桥头是高大的围墙、宽大的铁栅门,还有传达室和门卫,平常进去还得从墙上洞样的窗口买票。大门内高大的梧桐、青松、翠柏将园内的纪念馆、陈列馆、纪念塔遮掩得严严实实,只能在少数角度从连绵的树峰的低处看到塔顶半遮半掩的红五星。这是一个庄严的所在,对农家小孩子来说更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到上了小学,从三四五年级(那时小学是五年学制)大同学和老师那里知道皖西烈士陵园,知道到了中高年级每年清明可以去集体祭扫,很是羡慕、激动和期盼。
终于在一个春学期跨进了三年级——那时学年度是从春天开始的,终于能在清明时节走近烈士陵园!在一个无雨的早上,我们三个年级的同学一起随着校旗,从六安北十里头的城北大队小学门前列队出发,沿着布满小水坑的砂石机耕路,快速穿过一个个黄澄澄的沙塘,跨上坑坑洼洼的六(安)寿(县)柏油马路一直往南前进。
其时,我们每人背个书包,里面有一支笔、一个练习本,老师要求在祭扫中作记录回后好写作文。里面还有一盐水瓶冷开水,那瓶儿多是生病吊水后留用的。因为一去就是大半天,所以包里还装有吃的东西。家庭生活稍好的有一两个煮鸡蛋、一两把熟的或是生的花生,差一点的有烀玉米、芋头或是锅巴、摊面饼……全是自家烧的没有买的。老师头天有要求,吃的从家带,不准在路上街上买东西吃,目的减轻家庭负担,防止乱花钱。等我当了老师以后,才明白还有一条:避免没钱买吃的尴尬,伤自尊。
路上老师反复提醒:注意学校和学生形象,要始终保持两个纵队两人一排;祭扫是严肃的事情,心里悲痛,不准说话、不准吃东西,水要节约着喝;要靠右行,尽量靠边走,注意安全。那时的六寿路很窄,两车道,要是停车休息或是修理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另扩出去的临时停靠点上去。那时的柏油路很癞,路心的洼坑里和路边上到处都是碎石子和裹着柏油的黑石团子,稍不注意就会崴着脚踢着脚指头。
走啊走,沿途有多个令人自豪、羡慕的国营企业,依次是:电机厂、化肥厂、朝阳制药厂、手扶拖拉机厂、酒厂、无线电厂、水泥预制厂——现在都已迁的迁,转的转,关的关……其土地被置换开发成商住房或休闲绿地和广场。路两旁更多的是间隔着的农田。路东是岗地,坡坡坎坎上小麦绿油油如碧涛滚滚,油菜花金黄似灿灿的地毯春阳下蒸发着浓郁的芳香;路西是湾地,淠河故道的沙土地上菜畦成片,绿麻如海。道路两旁水流轻轻,时而是沟潺潺流淌,时而成河默默静流,灌溉着两岸的水田旱地。如今道路已变成黑色宽阔平整的沥青路,道路两旁早已不见了田地,不断长出的是小区、商铺、车站、休闲区……楼房鳞次栉比着。
走走停停,在我们即将撑不住的时候,小东门终于到了:见到了地区医院门诊部,见到了灯光球场,见到了九墩塘的一角,高年级同学指点我们放眼望去烈士陵园就在塘的那边。我们精神为之一振,在灯光球场作简短的休整、在老师再次强调要求后,就跟着打前站的老师抬来的一个大花圈,接着前面学校的队伍,低着头默不作声地拐上桥,进了陵园大门。
一阵阵凉意从园子里袭过来,使人皮肤起疙瘩。高大的围墙和遮天蔽日的法梧、松柏,遮蔽了园外的喧闹、过滤了内心的烦躁。队伍有进有出,有孩子也有大人,有学生也有干部、职工和群众,真是川流不息。我们被沿途臂戴红袖章的职员提示,沿着平整的水泥路,登上一个高台子,纪念塔就屹立在上面。
纪念塔在我们小孩子的眼里高大巍峨耸入云霄,塔顶的红五星在白色的塔身和蓝色的天空映衬下格外耀眼夺目。碑身一面上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红色大字很醒目,能够看得清楚,但不全懂是什么意思,其他三面的字离得远看不清也认不全。——我们列队等候举行祭扫仪式。很快临到我们了,首先是敬献花圈,我们面向纪念塔,由两位老师将花圈从队前抬到烈士塔下靠好,然后由校长代表学校献词。那献词很深奥,能听懂的意思就是成千成万的先烈为了我们牺牲了,我们感谢他们,老师和学生要向他们学习,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接着校长带领我们向先烈致敬——低头默哀,绕行烈士塔。印象当中,环节里好像还有工作人员放鞭炮、奏国歌之类。大家神情严肃、行为庄重,被这肃穆的环境、凝重的场面为镇住了。少数同学在默哀时忍不住偷看偷笑、在校长致辞时讲小话偷吃东西,被班主任警告明年不准再来,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我最初知道红军、烈士、英雄、革命……这些词汇,认识革命纪念塔、烈士纪念馆、刀枪火炮……以及一些皖西革命人物故事都是在参观了两个纪念馆(当时好像叫陈列馆)以后。紧挨纪念塔的东边和纪念塔西边四五十米处各有一个纪念馆。纪念馆好像都是单层,但都很高大、宽敞,内里的墙上有皖西革命的文字介绍,有烈士的照片、画像和文字简介,有皖西革命遗址图片和文字简介,有皖西革命形势图、行军路线图等。靠墙或中间摆放一些玻璃柜子,里面是许多革命文物,有文件、图书、书信、电报稿,有军用油灯、地图、望远镜,有革命者或烈士的血衣、旧衣被,有苏维埃政府发放的货币、证券、通行证……在一些区域还摆放着许多革命武器,早期的大刀、长矛、土铳,后来的快抢、机枪、小炮,还有缴获敌人的刀枪……我们一边听讲解员讲,一边左右看,一边抢着记,生怕不认真回去写不出清明祭扫大作文,更怕明年不能再来。
两个纪念馆参观完毕,已到下午,同学们也已疲惫至极,被安排到陵园僻静处集体就餐。有的同学不听老师提醒,早已水瓶空吃的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家吃喝。老师看不过去,就近将自己的分点出来,还动员同学们“学英雄见行动”来帮助。这时的公园里,一处处在树荫下草坪上休息的,都是远道学校的师生。大家都是农村孩子,几乎没有家长来接的,全靠老师带来带回。那时的烈士陵园里没有游乐设施,没做生意的,湖面没有荷花,没有游船,水面静静的,只有垂柳披着黄绿的头发飘舞、泡柳树歪向湖面为鱼虾遮阴、翠鸟偶尔掠过擦出小圆晕。所以,学生在这里好休息也好管理。相对于城市孩子,农村孩子进了城胆子小,也好带。
休息好了,老师还不忘帮同学们回顾今天的祭扫过程,替大家理一理作文材料。之后,校长和老师才带着队伍原路返回。那时的农家孩子,由于每天步行四趟上下学,天天做家务,身上有力气腿上有劲儿,一天10华里走个来回个个不在话下——尽管清明时节人发软,第二天腿发酸,大家都盼着明年的这一天呢。
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清明,这是我第一次走近皖西革命烈士陵园。这第一次是有意义的,对烈士陵园的认识是新奇、美好的,但显然又是粗浅、零星、模糊的……这是认识的必然过程!
以后多年至今,我多次走近她,现在因为居住在她身旁的小区几乎天天走近她。我上小学、初中时每年跟着老师来,自己当了教师后每年带着学生来,女儿小的时候带女儿来,如今外孙小我常逗她从外地“挺进大别山”,走进烈士陵园。50多年来我对她的了解越来越多,从她身上获得的也越来越多,我与她越来越近了!……
皖西革命烈士陵园伴着改革开放,不断改造,不断开放,终成全开放的“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园”。现在,纪念园没有了围墙,九墩塘往东南有了曲桥,往西南有了吊桥,老地委迁走拆迁辟作公园的广场,四通八达。云路桥重修,桥头新增“八月桂花遍地开”“千里跃进大别山”两尊大型革命人物群雕,纪念塔西南公园中心地带安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军事家、“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许继慎将军的巨型全身铜像,遍设园中的景观石上镌刻着刘伯承、徐向前等革命家为皖西革命的题词和皖西英烈的革命诗抄。纪念馆改造成了一幢三层楼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紧邻纪念馆大门西边的高墙上是以上将洪学智为代表的从皖西走出去的108位革命将军的群雕……这些,以及陵园四周林立的商厦、商住楼拱卫着高高的烈士纪念塔,映衬着这座将世世代代屹立于我们心中的皖西革命丰碑。园中桂花更多了,杜娟也多了,绣球花也新加进来与原有的桃杏李争艳吐芬,随着百鸟和鸣、黄莺清唱,一齐向英烈向游人献礼。
纪念园内从早到晚,参观的、游览的、锻炼的、散步的、练声的、唱戏的……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大家充分感受着革命、奉献与牺牲,享受着革命的成果,传承着革命的精神。(严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