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忠厚传家 文明典范 ——一位65年龄老党员的遗愿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3-31 08:57:20 【字体:

  【导语】清明即将来临,追忆逝去亲人的奉献足迹,珍惜每个奋斗的今天……

  图为2021年7月1日上午8时,袁明娥老人生前带病观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

  “我作为入党65年的老党员,已平静走完人生旅程。考虑疫情防控,对我的后事要从简办理,不收礼金,不收花圈,不放哀乐,不举行告别仪式 ,不惊动左邻右舍,不给亲朋好友添麻烦。”这是一位老党员临终遗言。2022年1月11日10时49分,有着6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袁明娥仙逝于家中,享年84岁。家人遵照老人遗愿,一切从简,在她生命最后一刻,发出自己最后一丝光与热。

  袁明娥于1939年9月6日出生于霍邱,1956年参加工作,1957年、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夏店乡太平高级社会计,夏店人民公社太平大队、砖佛寺大队会计,夏店老公社粮食管理员,县粮食局统计员,长集区市场管理员,岔路铁木社、县农具厂主管会计,县二轻公司财务组长、会计师,1994年退休。袁明娥一生工作勤勉,待人敦厚,乐善好施,为人称道;她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堪称“贤妻良母”她的美德懿行,被视为楷模。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她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参加党组织的一切活动,即使在重病之时,她仍然坚持参加社区党员活动,教育儿孙不忘党恩,爱岗敬业,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2021年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上午8时前,大病尚未痊愈、身体虚弱的袁明娥老人,早早守候在电视机旁,在家人的陪伴下,怀着激动心情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作为一名拥有64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经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强起来辉煌历程,经常教育引导家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当老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领到一块光荣在党50年的勋章时,激动得泪如涌泉。

  袁明娥老人被当地人视为是贤妻良母的典范,不仅个人工作出类拔萃,而且善当贤内助,教子有方,助夫有成,甘于奉献,挑起家庭生活重任。老伴王国信,1941 年12 月生,2003 月退休,曾先后任中共霍邱县委常委,金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霍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退休后,担任霍邱老年大学校长,县老教委常务副主任,县劳动力输出协会副会长。 即使退休多年,仍退而不休,思想常新,理想常存,继续为人民奉献余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满腔热忱办好老年大学。担任霍邱老年大学校长10 多年,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由当初的4 个专业、4 个班、200 多人,发展到25 个专业、35个班,班级学员达到1900 多人次。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校; 他本人2009 年被评为全国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潜心致力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先后在省内外老年报刊上发表老年教育方面的论 文、经验文章20 多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中国《老年教育》杂志发表文章 14 篇,在省内外产生很大影响,先后有 40 多所老年大学慕名组团到校参观学习,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他还先后主编了纪念册《流金岁月》、《金色年华》;出版的诗文集《春潮银花》、 《银潮浪花》,受到学员喜爱和社会好评。注重学习,不断“充电 补氧”。关注农民工和劳务经济 的发展。多次深入农村、工厂和沿海地区走访农民工,了解劳务输出的成绩和问题,帮助农民工就业、维权、排忧解难。先后写出20多篇有深度的调查报告、通讯和理论研究文章,有9 篇文章 在《安徽日报》发表,6 篇文章被收入安徽省劳研会文集,2篇分别获得安徽省和国家劳动保障部一等奖。

  袁明娥老人教子有方,她经常语重心长地教育子女,我们一家都是党的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幸福的日子,只有发愤努力工作,忘我工作,才能回报党的恩情。在她老人家言传身教指导下,三个子女个个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大儿子、儿媳和小女儿、女婿都在县内不同岗位担大梁,其他近亲属都远在北京担大任,其中:曾多次代表中国智库参加“二十国集团”(G20)智库峰会(Think20)会议并发表演讲的小儿子王勇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著个人专著多部,其中专著《中美经贸关系》获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多次应邀为家乡党政领导干部作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授课;孙女王世玉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行业知名公司及机构常年法律顾问,并代理多个机构与数名员工间的劳动争议仲裁及诉讼案件,先后获得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和中央民族大学法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任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老人深知他们工作异常繁重,为了让远在北京的亲人做好疫情防控、安心工作,病重期间她总是叮嘱身边的亲人不要夸大自己病情,免得他们挂念,来回奔波,既影响工作,又影响防疫,且无益于自己的病情。她经常动情地说,你们都丢下工作围着我,不但不能减轻我的病痛,反而让我感到自己成了累赘,只有你们安心工作,取得成就,我才能开心,身体才能更好地恢复……老人患的是癌症重病,动手术后,身体恢复很好,本来有机会继续接受新的疗法,但得知已经年过八旬的退休老伴王国信要编纂《霍邱党史大世纪》,大儿子王鼎铭需要在今年“两会”前编纂出版《霍邱地名文化》《霍邱当代人物名录》两本书时,为了不影响身边亲人的工作,老人以超人的毅力,强忍巨大痛苦,默默地承受着病痛折磨,甚至还为早出晚归的老伴做饭、洗衣。特别是在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底,老人病危期间,老伴王国信完成编纂《霍邱党史大世纪》,王鼎铭和同事们一起共收集整理《霍邱地名文化》《霍邱当代人物名录》初稿近百万字,其中40万字的《霍邱地名文化》在县“两会”前集结出版。直到癌细胞扩散到肺部,老人呼吸衰竭,多次昏迷,才被送进医院,但待专家会诊,基因配对成功时,老人却错失了最佳救治期。弥留之际,老人得知老伴和子女没有因为自己耽误工作时,慈样的目光带着欣慰,安然而去。她生前总是安慰亲人,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能活到今天是我的福份!疫情当前,身后事一定要从简。在老人的教导下,简单安排老人后事之后,从北京返家的儿子王勇没有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而且挤出宝贵时间,到县内和周边县区的工矿企业和农村调研,多次与霍邱的领导干部交流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县域经济如何还能更快的发展,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党员干部好示范,引领千家万户好家风。如今,袁明娥老人的优良家风在霍邱当地被传为佳话,这里正在孕育一代文明的新风,逝去亲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生者格外珍惜每个奋斗的今天……。(作者 霍邱县融媒体中心王兴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