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精勤不倦
——记“江淮名医”金平
有人说,神经系统是人体开发最好的系统。逻辑、思想、欲望……每分每秒都在人的神经系统里,神秘地发生、存在、运转着。缘于这种神秘,探索着这种神秘,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院长金平选择成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从医31年,他胸怀对医学的热爱,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在探索神经王国的道路上锐意精进,已然成为名声斐然的专家。
(一)
选择医生,选择神经内科……有时候看似意外的机缘也许是人生的必然,回望前行的经历,你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初见金平院长时,他正在办公室里忙得不可开交,靠墙的书柜上满满都是各种资料和书籍,《介入神经影像学》、《缺血性脑血管瘤介入治疗学》、《神经介入图谱》……明亮的窗前摆放着一盆植物,些许阳光,浓浓绿意,枝叶肥厚,生长旺盛。坚定的信念、温润的话语、雷厉风行、耐心细致,这是采访金平院长时的印象。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普通的神经内科医生之一,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面对记者的采访,金平谦虚地说。谈及神经内科疾病,金平告诉记者,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且拥挤的神经“高速公路”,拥有数以十亿计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和数千神经元相联系。而神经内科医生就像名侦探一样,在人的神经世界里,捕捉一点点疾病的蛛丝马迹,非常有难度。几十年下来,大脑中枢的神经、血管、枝枝叉叉、沟沟回回,神经内科疾病病理、生理、治疗指南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谈起为何从医,金平直言是个意外,选择神经内科,也是科室成立之初非常缺人,自己义无反顾地就去了神经内科。在从医道路上,他一路精进,坚守奉献。如今的金平已是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皖西名医,江淮名医,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兼任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安徽省睡眠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六安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获省、市科技成果奖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获市“先进工作者”;市“百优”医护人员及“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称号。
“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就决不能玷污身上的白大褂。过硬的业务素质,悲天悯人的情怀,良好的沟通能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是我的行医理念。我热爱这个职业,解除患者的疾苦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这是金平的心声,也是他从事神经内科几十年的真实写照。即使成为院长,他依然坚持上手术台,解除疑难杂症,依然坚守在一线工作。
(二)
一袭铅衣穿了多年,义无反顾,也无怨无悔,相比较而言,他的肩上有比铅衣更重的托付,那就是生命的重量。
穿上铅衣,戴上铅围脖等,进入手术室,金平告诉记者,神经介入手术需要借助X射线照射显像,医生可以看着影像为患者进行精确手术。这种治疗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微创,但医生却要在辐射环境下操作。为了自我防护,医护人员需要穿上重达30多斤的铅衣。金平说:“一台手术进行好几个小时很正常,有时候要连做好几台,我们就要一直穿着这个,里面的衣服通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自从当神经内科医生那刻起,这样的工作已经成为习惯,从未因辛苦而懈怠。
神经内科治疗的疾病包括很多急重症,如脑梗塞、脑出血等,这些疾病发病急、病症重,一旦发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血管堵塞的时候,大脑一秒钟死亡200万个脑细胞,你想想这是什么概念?”金平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给病人做动脉溶栓术的时候,心中并无他念,“患者才46岁,他还很年轻,我要在挽救他生命的同时积极为他争取最好的预后。当时省内还没有人做过这个手术,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之前翻阅过很多资料,也自学过,再加上我之前做过动脉瘤手术,原理相通,器械在手,没有理由不为患者争取更好的人生。”在风险面前,如果医生不敢承担,那就要病人拿命去担。“我记忆最深的是,做了动脉溶栓,患者在手术台上当时腿就能抬起来了,就是这么神奇。”
一项新的医学技术能改变千万人的命运,金平悟到这点后,刻苦钻研业务。自2006年以来,他相继开展了“脑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急性脑梗死接触性动脉溶栓术”、“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海绵窦漏可脱球囊封堵术”、“急性脑梗死脑动脉取栓术”及“慢性闭塞脑血管的再通术(CTO)”等十余项填补我市技术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开展的“接触性动脉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及“慢性闭塞脑血管的再通术(CTO)”更是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2011年开展的神经干细胞治疗项目不但开创了皖西地区细胞治疗先河,同时也为目前神经系统难以治疗的疾病开辟了另外一条途径。正是这些突出的业务表现,金平应邀多次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大型学术会议进行交流,2010年10月他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出席全国神经血管介入协作启动会,参与讨论、制定相关制度。
(三)
医生,良心职业也,性命攸关,生死所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患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男孩,四肢瘫软,呼吸麻痹,他是从霍邱来的,父母去世,家庭困难,是叔叔带他来看病,由于需要长期上呼吸机,花费不菲,最后家人不得不放弃了。”金平坦言,在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男孩的眼神。”从医路上,无奈的时刻不止这一次,随着从医时间越长,金平越发心怀对生命的敬畏,在他看来,医生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散发着生命温度的艺术。
作为神经内科的学科带头人,金平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诊疗知识与同事分享,学以致用,不断躬行,把理论转变为能力,先后使得市人民医院、市二院神经内科在诊疗技术方面有了飞速发展,具备了更多亮点,尤其是神经介入技术已在区域内形成特色优势,并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由金平带领团队完成的“血管内支架形成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获得2010—2011年度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接触性动脉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项目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科研成果鉴定,获得2012—2013年度六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5年6月由他主持的“CT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中的应用”项目中标安徽医科大学校级临床科学研究课题。2017年与南京军区总院合作动脉取栓实验在世界卒中大会上公布发表结果。此外,他还在市级医院神经科成立第一家心理咨询门诊,为越来越多的亚健康人群提供帮助。金平共发表SCI、中华级及其他各级刊物医学论文20余篇,其中2013年在美国疼痛医学《Pain Medicine》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为2.346的SCI论文(第一作者)。
2019年金平被任命为院长,更忙碌了,一方面要紧抓医院管理及医、学、研各方面工作,常态化执行医生规培制度,提高整个医疗队伍的素质,一方面他还要继续提升自我、上手术台,时间更少了,人更累了,心胸却更开阔了,“以前,我只要看好病人,带好科室就行了,现在我不仅要想着病人,还要心念着医院,让医院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医者仁心,精勤不倦。金平秉承一颗丹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施仁术,带来万众安康,在他的心里,依然带着最初的“妙手仁心”,追求对“医生”这个名词不平凡的注解。(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文 袁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