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多次受全国表彰!他曾直面持刀歹徒,也让六安的红色故事“火”起来了

编辑:赵璐 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11-22 09:35:40 【字体: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文化文艺科科长孙炜,在役期间,他曾敢于直面持刀歹徒,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后他积极投身红色宣传,他将红色精神谱写在工作中,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参与制作追寻红色革命先烈《寻亲》栏目,策划打造了被新华社关注点赞的《红色传家宝》活动,多次受到全国表彰。他建功在部队,拥军在地方,他胸怀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立足自身岗位,讲好红色故事,以执著、坚韧、奉献的品行,铸就了新时代拥军爱民的靓丽风彩。

  面对持刀歹徒的硬汉

  “不管怎么样!必须确保人质安全!”这是2004年参与人质营救行动,孙炜给自己暗暗下的决心。

  这次人质营救,让时任新闻干事的孙炜记忆深刻。

  2004年6月21日,六安市内发生一起劫持人质事件,犯罪嫌疑人手持尖刀,劫持一名五年级的女学生躲进理发店。武警安徽总队六安支队接到处突命令,孙炜扛着摄像机跟随部队行动。在现场,犯罪嫌疑人突然要求媒体记者采访,现场指挥组决定从参战队员中挑选精干人员扮演记者与嫌犯周旋,这名人员必须要摄像很专业,重要的是面对危险的心理素质、军事素养和应变能力都要好,孙炜成了最佳人选。

  


  扛着设备,孙炜进入了现场,面对案犯警觉的盘问,为了稳定犯罪嫌疑人的情绪,孙炜表现淡定,从容的告诉对方自己是央视记者,特地赶来采访,一言一行让案犯深信不疑。在“采访”中,孙炜一次次接近案犯寻找机会,并不断给外面的处置组传递消息,并以“光线太暗为由”让案犯松开人质,狙击手找准机会一举将案犯击毙,孙炜飞扑到跟前及时将人质救下。“当时一心要保证人质的安全,什么危险也不怕了”孙炜说。

  


  不畏歹徒的尖刀,毫不退缩的硬汉子孙炜,其实还是个“文青”,1990年12月参军入伍,因为爱好文艺,摄影和写作水平突出,一直在六安武警支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我一直对部队的感情非常浓厚,从军20年,我把青春都献给了国防事业。”回忆起从军生涯,孙炜难掩心系军队的激动之情。

  一次次的危险,一次次的冲锋在前,抗洪救灾、新闻宣传、紧急处突……孙炜都表现优异,在军营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参军20年,建功在部队。

  


  送服务、温暖进军营的“暖男”

  从部队转业后,孙炜继续从事宣传事业,“现在进军营送服务,身份不一样,但是拥护国防事业的心是一样的。”虽然角色变了,但拥军爱民的心不曾改变。孙炜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投身双拥工作中来,成为送服务、温暖进军营的“暖男”。他在宣传部担负着双拥共建的大量工作,所在单位连年被评为双拥共建先进单位,并为六安市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做出了贡献。

  为了让部队官兵阅读图书更方便,孙炜积极推进流动图书馆的建立,他多方努力,积极促成六安市图书馆合作,将图书送进军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替换书籍,还在军营里组织读书会等活动,流动图书馆的建立在部队广受好评。同时孙炜利用宣传部的工作优势,对国防事业进行大量宣传,为军队新闻干事开展业务培训,每年的部队慰问时倾听官兵的心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孙炜组织了大量文化节目进军营,安排专人为部队节目排演进行指导,与部队进行结对共建。“送文化进军营,是接续鱼水情深的表现,也是地方支持部队建设的实际行动”孙炜说。

  部队有很多外地来的军官,也有很多刚转业回到故乡的退役军人,他们的家属就业,孩子入学等问题急需解决,孙炜积极联系退役军人事务局、教体、民政等部门,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听到有哪家军人不在家,老人孩子需要帮助,孙炜总是积极伸出援手,还有大龄官兵没有对象的,孙炜也热心的联系牵线搭桥,先后帮助十多名大龄官兵喜结良缘。

  创新红色宣讲的“试水员”

  敢为天下先、敢于“吃螃蟹”、敢啃“硬骨头”。在传承、宣传红色精神上孙炜敢想敢为、敢闯敢试,让红色历史“活”起来、火起来。

  六安是革命老区,也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孙炜认为“双拥不仅是为现役的军人做好服务,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力量同样重要”。

  孙炜在一次调研中发现,红色党史教育课在多地开展,但形式大多是“你在台上讲,我在台下听”,缺乏生动活泼的形式,台下的听众也很难代入其中,真正领悟,“谁来讲,讲什么,讲给谁”三个问题成为孙炜思考的问题。

  而六安不少地方又是“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待挖掘的红色故事非常多,这些让孙炜有了启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孙炜积极推动市委宣传部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六安广播电视报社,创新了宣教方式,举办《红色传家宝》活动,让家家户户“挖箱底”,以赛宝的形式在舞台上展示,以“传家宝”为载体,讲述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

  


  从市比赛再到各县区比赛,2年来已经举办多场,说者动情,听者入心,在皖西大地掀起热潮,涌现了《爷爷抗美援朝的勋章》《见证革命的城砖》《与毛主席的珍贵合影》《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证章》等优秀作品。孙炜还谱写了开幕曲《红色传家宝》,情感充沛动人,目前该栏目已经成为六安红色党史教育的一个品牌,受到了新华社、半月谈等央媒的关注,多媒体平台观看人次达到了2000多万。

  《红色传家宝》活动办的有声有色,孙炜参与推动的宣传部和广播电视台合作的《寻亲》栏目也一并进行着,这档栏目主打寻找烈士后人以及帮烈士后人找到烈士安葬地。历时三年,寻亲团先后辗转四川、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甘肃、青海、新疆八省区,行程数万公里,走访了30多处纪念场馆,寻找到近百位六安籍烈士,他们长眠异乡静等亲人祭奠,通过努力成功帮助近20位的烈士找到了后人,让英雄魂归故里。纪录片《红色追寻》也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获得省市多项表彰。

  在军营孙炜用忠诚和执着践行了“对党忠诚、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回到地方,孙炜立足本职工作,用行动诠释党员的初心使命,致力于“双拥”事业,当好军人的坚实后盾、军属的靠山,切实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在新时期孙炜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铁心跟党走、矢志为人民”的壮美华章,全力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六安新周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