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寻找回归幸福的钥匙
——市二院开展产后盆底肌修复治疗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10-28 10:12:01 【字体:

  一个新生命的降临,给一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和笑声,但幸福之余有的产后妈妈却夹杂着烦恼和尴尬:产后盆底肌受损,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或者久坐久站的时候,会出现漏尿等难言之隐,原本轻松快乐的生活顿时充满了紧张和苦恼。

  “产后不敢跑太快,不敢跳绳锻炼,甚至不敢大声笑,这种尴尬和沮丧只有自己知道!”程女士是一位二胎妈妈,今年44岁,三个月前生完二胎后留下产后后遗症,一度使她陷入轻度抑郁。近日,她在家人的鼓励下,走进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接受治疗。在这里,产后康复师向她详细讲解女性产后修复知识,进行科学精准的盆底修复。如今,程女士已经找回了生活信心,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一笑就漏尿、尿频、尿急……这些让人尴尬的症状正发生在许多女性身上。今年以来,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一些受产后困扰的女性朋友终于找到了通往幸福的钥匙。

  “女性盆底主要由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就像吊床一样,托起子宫、直肠、膀胱等盆底器官。很多女性朋友在妊娠、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一旦盆底肌肉这张‘吊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排便障碍、慢性盆腔疼痛、女性性功能障碍等……”该院妇产科主任周群英向记者形象地解释着女性产后盆底修复的重要性。

  周群英是安徽省盆底康复协会委员,上世纪90年代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奔忙于妇产科一线,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深知妊娠、分娩对女性盆底肌肉造成的损伤。这么多年来,她也一直想依托妇产科建立起一个产后康复中心,让产妇能在产后直接进入康复中心接受治疗和修复,让他们尽快找到平日的轻松和快乐。

  “根据多年临床观察,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女性在当妈妈后,会产生盆底肌功能障碍,如果早期忽视这些情况,随着年龄增大或者生了二胎宝宝,由盆底肌松弛带来的漏尿问题将会围绕着你。”周群英告诉记者,连续三年,她一直坚持进修学习盆底康复知识,并派出科室医护人员到专科医院“取经”。2020年,盆底康复中心初建,除了引入盆底康复仪、磁疗机等设备,还专门配备3名专业医护人员,于2021年9月份正式运营。

  记者在盆底康复中心看到,粉红色的布局色调让治疗环境温馨而恬静。“病人来到科室后,我们首先会对她们进行盆底肌评估,再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盆底康复治疗方案,正常一个疗程15次盆底修复后,病人症状能发生明显好转。”中心主管护师马艳一直在妇产科工作,产后盆底康复中心成立后,她成为这里的业务骨干。每天,她接触到不同症状的女性病人,为她们的盆底肌进行评估,再制订治疗方案,进行分时段治疗。“每当看到病人经过治疗取得明显的效果,特有成就感!”马艳告诉记者,产后3-6个月是盆底肌恢复的黄金时机,一些产妇因为没有相关方面的常识错失了这个时间段。

  “我生完大宝后就出现了尿失禁,平时笑一笑、咳嗽一下都要提心吊胆,这些难堪的症状又羞于启齿。生完二宝后,医生建议我做盆底肌康复,没想到这是病,能治!”40岁的二胎妈妈刘女士产后一度精神萎靡,两次怀孕让她的盆底肌受损加重,经常出现漏尿症状。在市二院妇产科生产完第二胎后,她接受了妇产科医生的建议进行盆底肌修复。通过一个多月的盆底肌修复治疗体验,刘女士平时里的漏尿情况逐渐好转甚至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儿女绕膝的她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次治疗仿佛让她找到了新生。“医生说我再修复一段时间,就可以参与跳绳等体育锻炼了。”刘女士欣慰地说。

  “近年来,盆底康复越来越受到女性朋友的重视,中心成立以来,每天都有十来名病人前来治疗。”马艳介绍,盆底问题不仅仅局限在产后宝妈中。前不久,一位58岁的女性病人来中心治疗,该病人漏尿严重,每次咳嗽打喷嚏都很尴尬。这是典型的盆底肌受损症状。在坚持做了十多次盆底修复后,病人症状明显减轻,这让她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传统思想中,人们认为盆底康复治疗的对象是产后妇女,其实我们提倡盆底康复全民化。”周群英介绍,年龄的增长、手术、运动、重体力活等都可能造成盆底损伤,因此普通女性、男性都有可能面临盆底问题。她说,下一步中心准备面向广大女性朋友特别是产后妇女普及盆底肌修复方面知识宣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心配套功能,提升产后修复水平和技能,让更多的产后妈妈和有盆底问题的病人早日回归到幸福生活轨道上。(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菊莲 王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