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医师”的心愿
“医术精湛诊顽疾,医德高尚使人敬”“突破技术壁垒,造福卒中患者”……走进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田维祥主任团队的办公室,扑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锦旗。一面锦旗就是一个付出、一个故事、一段真情、一份肯定。
是您救了俺的命
“田主任,是您救了俺的命。”今年8月3日,霍邱一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病房,刚刚苏醒过来的27床洪阿姨,吃力地拉着田维祥医师的手,颤巍巍地说:“谢谢您!”
洪阿姨家住霍邱县王截流乡,现年80岁,房颤10余年,且未行抗凝治疗。7月31日上午7时,突发神志不清、随即昏迷、四肢体瘫痪,3小时后到院,命在旦夕。
经急诊磁共振检测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左侧颈总动脉完全闭塞。目前,急性脑梗死急诊取栓术虽已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能有效降低该病死亡率,但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费用高等因素,县级医院基本上都不采用这种治疗手段。“像洪阿姨这样情况,静脉溶栓难以再通,且增加出血风险。”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田维祥斩钉截铁地对洪阿姨亲属和自己团队医护人员说:“送到省级医院已经没有时间了,立即进行取栓治疗。”
田维祥团队利用6F导管支撑,采用取栓支架取栓及抽吸结合技术从洪阿姨脑中取出数枚血栓,将闭塞血管完全打通,从死神手中将洪阿姨的命抢了回来。
是您让我站了起来
2020年8月,霍邱一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医生办公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子向田维祥医师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田主任,是您让我站了起来。”
这位老爷子是冯井镇八里村王元广,2020年8月13日下午感到左侧上、下肢无力,语言不清,口眼歪斜,经村卫生室初诊脑卒中,俗称中风,村医立即护送其到霍邱一院。途中,村医及时联系田维祥,田维祥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在病人到达后,15分钟即进行溶栓治疗,经过溶栓治疗15分钟左右病人意识渐清,左侧上下肢体可以活动,第二天即可站立起来,自行行走。
中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田维祥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创新建立了霍邱县上下联动、快速便捷救治脑卒中绿色通道,极大地缩短了从发现到救治时间,即乡村医师、患者家属或120发现疑似脑卒中患者后,直接将其送到县一院CT室,并呼叫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脑卒中中心医师及护士提前到CT室等待。病人到后,立即进行快速神经功能及生命体征评估,启动卒中溶栓流程,从静脉采血、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路、头部CT检查、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与患者家属签《知情同意书》到静脉溶栓开始DNT时间大约需要36分钟,最快20分钟。DNT时间即急性脑卒中患者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给药时间,国内及国际指南均建议DNT时间60分钟内,越早越好。
2017年以来,田维祥带领的团队共实施静脉溶栓术525例,取栓手术25例,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失败。由于有535位患者是站着离开医院的,田维祥医师被群众及同行亲切地称为“站医师”。
是您让俺没有中风
田维祥按照国家脑防委及中国卒中学会的要求,组建成立了霍邱县脑卒中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经常深入社区、乡村,进行脑血管病防治知识宣教并开展义诊培训活动,提高群众对脑卒中的认识,早防早治;对全县31个乡镇卫生院和415个村居卫生室医务工作者进行全员脑血管病防治知识培训;发放10万份脑血管病防治手册。
“日常饮食坚持少油、低盐,平时坚持适量锻炼,定期进行体检,按时服药,”冯瓴乡隐贤村李大爷谈到养生秘诀时说,“我今年70岁了,没有中风,多亏田主任他们。”李大爷有中风家族史,他的爷爷50岁时就中风瘫了,父亲在60岁时中风卧床不起,每逢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来宣传脑血管病防治知识,他必参加。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县一院先后被中国卒中学会授予“卒中中心”医院、被安徽省卫健委授予“安徽省脑卒中防治联盟单位”。“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减少或延缓中风的发生,”谈到从医初心时,田维祥说道,“让脑卒中患者站起来,生活能自理,有尊严地活着,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最大心愿。”( 陶应平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