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莫让爱心蒙上尘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08-04 08:52:21 【字体:

  近日,在我市一公益协会组织的“爱心助农”活动中,部分志愿者收到的水果质量不尽如人意,与当初宣传的差距较大,不但果小还有烂果、坏果,付出了“爱心”却收回了“伤心”。而受助的果农解释称,坏果是因工人操作失误发送的,会给予补发解决。虽然,补发可以弥补经济损失,但志愿者的心理感受所带来的挫伤却很难抚平。在笔者看来,莫让爱心蒙尘,才是对爱心人士最起码的尊重,也才能让爱心延续。

  水果滞销,志愿者积极响应公益组织号召纷纷购买,本是一件友爱互助的大好事,却因为工人的一点失误变成了伤心事。其实,这样的失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果农及工人,或者作为采购方公益协会的工作人员稍加留意,就可让志愿者领到优质“爱心果”,而不是让爱心变寒心的小果、烂果。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吸引了大批志愿者加入到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他们以巨大的热情,牺牲个人时间、精力,带头捐款捐物,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抗洪救灾、扶贫助困、文明创建等活动中,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而这几年,社会上面对陷入危难的陌生人,“扶不扶”“救不救”成了社会的一个痛点,好人在“出手”之前会经受“灵魂拷问”。同样,让爱心人士收获了“寒心果”的做法也会让大家的爱心降温,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反应。如今,《民法典》新增见义勇为免责条款,从立法层面为见义勇为者保驾护航。除了法律层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爱心人士的那份爱心放在手心,好好呵护。唯有不让爱心蒙尘,方能激发志愿者更加放心、安心、顺心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常态,成为社会公民寻常的一种生活方式。(黄雪彦 张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