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籍“毛万宝书学论集”系列增订本出版
“毛万宝书学论集”概要
第一卷《书法美学概论》:
谁能准确回答“书法是什么”?本书立足“书法美学”立场,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认为:所谓书法艺术就是塑造汉字造型形象与展示书家审美意识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为论证该观点,本书具体探讨了书法与汉字、与客观物象、与主观世界以及与绘画艺术间的复杂多样之关系。其次,则是围绕书法的形式意味、审美范畴、美感特征与美学地位诸论题,展开了不同于当代任何一位书法美学家的个性化思考。对本书见解,无论接受还是不接受,你都会受到观念上的震撼与思想上的启迪。读罢初版,有评论家认为,这是当代书法美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部书法美学论著!
第二卷《书法美的现代阐释》:
20世纪80年代初,受“美学热”之催动,书法界开展了一场持续数年的书法性质问题大讨论,从而让人们感到:书法是一门当之无愧的艺术。本书的思考以此为起点,上半部分,从宏观上探讨了书法的共同美、墨色美与本质构成,以及书法美学的出路与阿基米德点问题等;下半部分,则转向个案研究,对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林语堂、沈尹默和张荫麟等大家的书法美学思想,进行了或完整、或重点的归纳与剖析。全书紧扣书法本体存在,调动哲学、美学、文艺学与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浅出,纵横捭阖,充分展示了书法美的现代阐释之魅力。
第三卷《20世纪书法史绎》:
进入20世纪,在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书法遇到了前所未有之挑战。令人欣慰的是,它并没有沉沦下去,相反,却被最后20年的文化大众爱而好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与21世纪繁荣对接。然而,其间的具体情形如何?某些特殊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文化名人对书法有哪些非凡奉献?文化名人展示了怎样的矛盾性文化思维?创作者的探索实践成功与否?理论家的思考成果孰深孰浅?面向未来又该怎样处理书法的传统资源、民族立场与国际空间拓展等问题?这些,本书都给予了大力关注与独到剖解,故而,它是关于20世纪书法史全新寻绎的重要著述。
第四卷《当代书坛批判》: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当代中国书坛,以前所未有的展赛热、研讨热、培训热、组织热、报刊热与出版热等形式,激活与繁荣了古老的书法艺术,这是不容抹杀的基本事实。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而且这些不和谐音已严重影响到书法在民众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影响到书法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书慷慨直言,给予了尖锐而有力的批判。此为“时弊针砭”。另外,本书更多内容则指向“理论反思”“学术争鸣”“创作摭评”与“书坛瞭望”,它们虽以学理观照为主,但也充满批判精神。读本书,你可看到一个正直的书法批评家,一个敢讲真话的书法批评家!
第五卷《兰亭学探要》:
兰亭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全面进入高等院校与有关科研机构,自然不够理想;但作为一门学问,已基本趋于成熟,不要说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已有数百万字的成果积累,即便以古代为据,从晋唐两宋到元明清,也留存下数十万字的文献资料。本书所及,只是兰亭学中的部分内容,具体而言,可分“《兰亭序》研究”“兰亭雅集研究”“兰亭论辨研究”“兰亭学术研究”和“兰亭学及相关问题研究”等五大板块。本书以史料为基础,发挥思辨之长,在兰亭学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从而为后人的同类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书初版,申报“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荣获三等奖。
作者介绍
毛万宝,男,安徽六安人, 1961年11月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和公务员,2005年应聘浙江绍兴“兰亭书法研究所”,任副所长并主持该所工作。199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2017年被聘为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致力书学研究三十余载,发表重要论文一百余篇,出版重要论著十余部。多篇论文为国家级权威学术刊物所转载。1990年获全国书法理论奖“书谱奖”;2002年和2006年均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提名奖;2010年获全国书法理论奖“康有为奖”;2012年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三等奖。长期坚持书法美学研究,到兰亭之后,则以兰亭学为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