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护士夫妻: 我的世界只有你最懂
他们既是同事又是伴侣,因为各自忙碌的工作,聚少离多,在黑白颠倒中,他的白天常常是她的黑夜。然而,一样的白大褂,一样温和的眼神,在点滴经历中他们相互鼓励,让彼此的职业认知更加坚定。对他们来说,在同样的岗位上并肩战斗是他们选择的浪漫方式,而白大褂就是他们的情侣装。在一年一度的“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一对“85后”护士“夫妻档”,在志同道合的爱情中感悟这个职业的苦与甘。
从同事到夫妻,近在咫尺却聚少离多
“2床病人昨夜心律失常,今天要特别注意观察;6床病人脑出血浅昏迷,已经用过降压药......”5月7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门诊楼7楼的急诊重症监护室,和交班护士了解了负责病人的情况后,马启林开始着手处理医嘱。而在同一家医院另一个院区的肿瘤内科,他的妻子刘缓也在忙着给一位病人输液。
“我和她都是2010年毕业的,前后脚进的医院,在科室轮转时认识的。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这女孩挺好,所以也就留心了。”回忆两人的初识,马启林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刚开始对他还不太‘感冒’,觉得不是我要的类型。”相比丈夫的一见钟情,刘缓就显得慢热了许多,“后来在慢慢的相处中发现他身上其实有很多闪光点。”
从相识到相恋,最终在2014年,两人领了结婚证。2016年和2020年,他们的大儿子和小儿子前后降生,算是把工作和生活都固定在了这座城市。
在工作中,马启林作为医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在病症多、病情变化快的急诊科,最大限度发挥了其体力好、对机器使用顺畅的优势,很快成了科室不可或缺的一员。而刘缓也以其温和的性格、贴心的护理,获得了病人以及家属的好评。
虽然在同一家医院上班,然而,由于都很忙,上下班的时间基本上是岔开的,即便是休息日也很难碰到一起。“一个月有几次,要么我上白班,她上夜班,如果是早下班回到家的话,可能也是碰上我睡着了,反过来也一样。”对于这种“黑白配”的工作、生活模式,马启林和妻子已习以为常,因为是同行,夫妻俩很默契,更能互相理解,“三更半夜回不来,整个周末不在家,互相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苦乐共同分享,我的世界你最懂
相识11年、结婚7年,在同事眼里稳重干练的马启林,在妻子看来却是个“不浪漫”的家伙。“我们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从相识到结婚,一直都平平淡淡。”刘缓给他们这段感情打上的标签只有两个字——平凡。别人丈夫接送妻子上下班,生活中不时会制造点小惊喜,自家丈夫不是在病房,就是在去病房的路上,更别提像其他年轻夫妻一样经常一起吃饭、逛街、出门旅游,就连去年生“二宝”坐月子的时候,丈夫也没能陪在身边。“当时孩子出生才几天,就赶上新冠疫情爆发,我带着两个孩子在苏埠老家,他要到东院区隔离病区去支援,也是没办法的事。”刘缓提起当时,虽然有抱怨,但更多的是对丈夫的心疼和包容。
其实,刘缓所在的科室护理任务也很繁重,配药、打针等工作必须滴水不漏地完成,尤其是晚上到凌晨,肿瘤病人会出现癌痛,护士们除了护理病症还得照顾病人的情绪,往往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在家里,他们成了彼此的“垃圾桶”。“今天科室接诊了一名病人,癌症晚期了,看到他心里很难过”、“晚上值班时人少忙不过来,动作慢了点,有病人就会不理解,觉得特别委屈”、“今天我护理的一个病人出院了,临走时拉着我的手说‘谢谢’,这让我很满足”……因为相同的职业,不论是彼此分享还是探讨业务,都很方便。两人中谁碰上了小病小痛,另一个照顾起来也总能轻车熟路。
从家到医院,从医院到家,夫妻俩每天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其实,两人都很喜欢旅游,但说起上一次两人单独出游还是休婚假的时候了,当时去了南京、苏州、上海,刘缓说她特别喜欢苏州这座园林城市。听了妻子的话,马启林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没事,等护士节后,咱们调个两三天时间带上孩子也出去走一走。”(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