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定格在凌晨的岗位上
——追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事故中队指导员王庆虎
“老王头,你终于可以歇歇了!”夏立刚回忆起老搭档王庆虎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想哭,可我忍着!忍着忍着又哭了!”民警朱家润舍不得师傅就这么匆匆离去。
“我在六安唯一的亲人没有了!”老家淮北的民警周鹏已经把自己的指导员当成自己最亲的人。
“王指导,您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跟了王庆虎八年的民警丁浩含泪送别。
“我也知道您很忙、很累,可我多想您现在静静地躺在这里,只是安静地睡一会,睡醒了我们就回家!”儿子在告别仪式上深情呼唤。
短短的几句话,是战友们对指导员最深刻的记忆,王庆虎仿佛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57岁,14年从军,23年从警,他的一生和奉献紧紧联系在一起。
2020年9月3日凌晨,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事故中队指导员王庆虎同志倒在了工作岗位上,57岁的生命定格在交通事故处理一线。
在王庆虎的办公室里椅背上,还挂着出警时的反光背心。办公桌上还整齐地摆放着两本工作笔记、一张未写完的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表。
9月3日凌晨0时9分,事故中队另一组民警处置完一起交通事故返回中队时,发现指导员王庆虎已经倒在了值班备勤室里,失去了知觉。后经抢救无效,于9月3日凌晨1时30分不幸殉职,享年57岁。
匆忙的步伐定格在凌晨的备勤室
六安市公安局交警三大队管辖着六安市金安区所有乡镇、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辖区地域广、面积大。9月2日,王庆虎离开的前一天,从早晨8时到晚上8时,全天驱车330公里,先后去了毛坦厂、椿树、马头、三十铺等几个乡镇,几乎跑遍了大半个辖区,连轴转勘察了5起交通事故现场,回到中队已近深夜。这样的一天,在王庆虎23年的交警生涯中不过是很普通的一天,可谁又能想到这样的一天成了王庆虎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老王是累倒的,干事故处理拼的就是身板,通宵熬夜,饭不按点,他已经是57岁的老同志,可他就是犟啊,让他歇歇说啥都不听。”事故中队中队长夏立刚为王庆虎叹息,可还没说几句,眼泪就已经下来了。
不服老,说话快,脚步快,是同事们对王庆虎的共同印象。事故处理是一个没有白天、黑夜,没有节假日的岗位,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负荷让很多年轻人都吃不消,可年近60的王庆虎,一旦忙起事故来,就像是一头连轴转的“老黄牛”,许多年轻民警都跟不上他的步伐。
2009年7月16日23时45分,在金安区与肥西交界处发生一起较大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完毕,已接近凌晨4时,回到中队后,王庆虎立即和其他同志一道,对事故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取证。一位同事看他没有吃饭,就将买来的点心“狮子头”分给他两个,一个还没吃完,就被前来处理事故的群众打断。等办完事情,送走群众,早已过了午饭时间,另一个“狮子头”就着一杯白开水,王庆虎又对付了一顿。
“组织上曾考虑给他调整工作岗位,年龄大了,真干不了事故了,成天熬夜,身体吃不消,真怕出意外。可是他总说自己干了一辈子交警了,马上就没机会穿这身警服了。”大队长王占军曾与王庆虎在事故岗位上共事近十年,曾多次提出让王庆虎不再参与夜班执勤,可就这样的关怀在王庆虎这里,却是一再拒绝。从警23年,这是王庆虎第一次没有服从组织安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是老区人民的儿子
“他干事风风火火,有一股子虎劲,加上叫庆虎,我们平时都叫他虎子,可这么多年,就没看到他对老百姓虎过脸”,中队长夏立刚说。事故中队每天都要处理多起交通事故,有的事故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急起来甚至连民警都骂,可王庆虎从来没有对群众“虎”过脸,总是笑着对当事人解释。出身农家的王庆虎,时刻没有忘了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老区的儿子。
2016年7月,金安区双河街道一名8岁儿童被无牌摩托车挂倒受伤成了植物人。由于摩托车没有牌照,街道上的视频只拍到了模糊的影像,无法及时准确确定嫌疑人,给案件的调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孩子的亲属情绪激动,每天都到事故中队催民警尽快破案。在复杂的案件面前,王庆虎带领民警经过了大量的分析研判,一方面调取案发地附近各条道路的视频,一方面进行大量地走访,寻找目击证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的不间断调查,终于在金安区九十铺镇找到了一名目击证人,辨认出了肇事嫌疑人。在案件处理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王庆虎每天都耐心地向孩子亲属详细介绍事故中队民警的工作情况,让群众了解民警每天都在为破获案件辛劳奔波,成功地安抚了他们的情绪。
在办案过程中替群众着想是王庆虎一贯的作风,有时别人来感谢他的帮助,他自己都已忘记。一位曾在王庆虎原单位实习过的民警写过《在六十铺交警队实习生活的日子里》,文章中讲述这样一件事:2011年5月23日15时许,六十铺中队来了一位老人,他带着一些礼品来到值班室说是来找一位姓王的民警。值班民警仔细询问情况后得知这位81岁岁的老人名叫王治怀,家住亳州市利辛县陈家集镇。2011年2月9日在六安市施桥镇街道乞讨时驾驶一辆助力三轮车出了交通事故,自己和存在智力障碍的女儿被困在车下动弹不得,寒冬那月,生命危在旦夕。报警后,是王庆虎赶赴现场救出了伤员,并将老人送往医院,还垫付了医疗费。在老人出院后,王庆虎联系社会福利院接纳了老人和其女儿,并在老人返乡时又掏出200元钱给老汉作为路费。王老汉说,他回到家乡后一直记着这件事,于是他驾驶着助力三轮车行驶了三百多公里,用了三天两夜,一路上乞讨赶到六安,只是为了感谢这位好民警。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王庆虎身上发生的数不胜数。
把4000起交通事故办成铁案
14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王庆虎严谨细致、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从手握钢枪戌守边疆,到投身警营守护平安。对党忠诚,一心为民,作风严谨,坚持不懈始终是王庆虎不变的本色。
2020年2月1日(大年初二),在淠东徐庙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摩托车乘员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视频侦查发现肇事车辆为皖A牌照的白色大众轿车。随着案件的深入,侦查难度越来越大,登记车主为合肥某租赁公司,车主登记电话是空号,该公司已经搬迁,无法联系公司负责人。为了打破僵局,王庆虎带领民警面对疫情逆险而上,最终通过物业公司找到了该公司一张2018年的物业缴费单查找到了联系方式,并锁定肇事驾驶员,案件成功告破。
夏立刚告诉记者,和王庆虎搭档这么多年来,知道他一直有个工作习惯,每天晚上,王庆虎都会把当天的工作认真的记录在工作笔记中,并加以分析总结,长期以来,王庆虎的工作笔记就成了事故中队民警最好的教科书。
“我入警的时间已经整整10年了。10年间我和指导员学了很多。”民警周鹏告诉记者,“和指导员朝夕相处,他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我经常和老婆孩子开玩笑说,我和指导员更像一家人,白天我们工作在一起,晚上我们值班也在一起。比和你们在一起的时间长多了。”
“每次办案子的时候遇到有难度的案子,我们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指导员。翻翻指导员的笔记本,就能够找到办案子的思路或是突破口。因为指导员有一个习惯,每办理一次案件都会写总结,对案件办理进行分析。他的笔记本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本交通事故处理指南。”
“指导员办的案子,我们服。”采访现场,事故中队的民警们个个嗓音沙哑,眼含泪花,没有一个人愿意面对指导员突然离世的消息。民警朱家润说:“我想哭,可我忍着!忍着忍着又哭了!”
参加工作23年来,王庆虎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徒弟,经他处理的大大小小交通事故四千余起,没有一起冤假错案和信访投诉。
他是我的亲人
“指导员就像我的父亲一样,我在六安唯一的亲人没有了,这个家不圆满了。”事故中队民警周鹏说道,“我是淮北人,在六安没有亲人,指导员和我父亲一个年纪,从我进队就对我照顾有加,出去处理事故都是手把手教我。遇到事情怎么处理,遇到难题怎么解决,跟着指导员这10年里,他一直就像父亲一样照顾着我,逢年过节还带我们几个外地年轻人一起吃饭聚餐,就怕我们在这里孤单。”
事故中队还有不少像周鹏一样的年轻民警家在外地,每逢春节、假日,中队好不容易挤出一个调休的名额,王庆虎总是主动要求值班,让年轻人回老家过节。他总说:“我是本地人,什么团圆不团圆,三十是过,初一也是过,年轻人一个人在外地,一年到头不见爸妈,过年一定要回家团圆!”
王庆虎爱着这些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们,想着工作忙,压力大,王庆虎经常让中队食堂变着花样做些小伙子们爱吃的饭菜,而在自己的办公室的里,却总放着几箱方便面。
平时和王庆虎嘻嘻哈哈惯了的年轻民警们,都知道指导员的办公室里方便面多,有时候自己饿了,就跑去和指导员“抢”方便面。每次王庆虎都和小伙子们说:“方便面没营养,你们年轻,还在长身体呢,饭一定要好好吃,多吃点好的,才有劲干工作。”话没说完,自己就跑到厨房,做个蛋炒饭,下锅肉丝面,看着小伙子们吃得喷香,王庆虎比啥都高兴。
老父亲的支持是他最大的动力
王庆虎是个孝子,而对年迈的父亲,不仅心有遗憾,更有忠孝难全的愧疚。从警23年,他始终忙于工作,是家庭和亲人给了他最有力的支持。
2020年7月,六安境内爆发汛情,王庆虎的老家裕安区固镇镇遭遇洪水,他却始终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得知家里的房子淹了,家人被困出不来。王庆虎在电话里告诉家人:“相信党和政府,已经有很多救援队去了固镇,一定能把你们救出来。”在固镇镇遭遇洪灾的那些天里,王庆虎没有请过一天假,为了救助被困群众,徒步趟过1米深的积水成为那几天王庆虎的家常便饭,王庆虎一人就累计救助、帮助被困群众12人次。
“儿啊,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今天我来送送你。”遗体告别仪式上,王庆虎同志的老父亲含着热泪,喃喃自语。
数不清有多少次,在他忙于工作时,下乡勘查现场时,患有癌症的父亲病情加重,他只能嘱咐妻子,拜托亲戚朋友帮忙将老人送到医院。老人住院治疗期间,基本都是妻儿在陪护,他只能在不参加值班备勤的晚上到医院陪陪老人,可这样的夜晚实在太少了。王庆虎的父亲为了支持他干好工作,从未怪过自己的儿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便是王庆虎一生的写照。他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对交通管理事业忠诚奉献的赞歌,他把无悔的人生献给了人民警察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