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观察|安徽造桥的技术与智慧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33年前的1991年12月15日,随着第一锹土被铲起,安徽境内首座长江飞虹——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破土动工。这是“皖江八百里”流域中的开山之作,也是安徽桥梁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33年后的8月27日,在距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上游约720米处,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精确合龙。
33年里,从设计理念的创新到施工技术的提升,再到材料的选择和管理模式,一座座跨江大桥如雨后春笋在江淮大地相继建成,科技创新赋予了安徽造桥者底气,也让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造桥技术与环保发展理念惊艳世界。
工程技术领域的一次次飞跃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
长大桥梁作为现代工程技术的巅峰,既是对人类工程智慧的检验,也是科技力量的最好体现。
每一座长大桥梁的建成,都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一次飞跃。对造桥者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主要体现在这些桥梁的工业化建造上。
以安庆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望东长江大桥、芜湖长江二桥以及池州长江公铁桥为代表的一系列安徽跨江桥梁,成为推动长大桥梁发展的里程碑;也因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奖、全球道路成就奖、亚瑟·海顿奖等多项国际大奖,我省自主研发的长大桥梁技术总体水平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早在2006年开始,安徽桥梁在设计阶段就引入了大量智能化、标准化的手段开展工程工业化研究与应用。比如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箱梁就应用于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全体外预应力与轻型薄壁相结合,节约材料用量20%,实现了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
此外,该桥还采用国际首创的同向回转鞍座锚索体系,为长江上第一座双分肢柱式塔,首次在塔梁连接处采用斜置式阻尼装置、首创全漂浮独柱塔体系、首次运用所有梁段对称悬拼工艺,最大悬臂长度达到397米。
工艺工法的创新有力推动了基础施工进度,这在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上得到了体现。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这座融合了斜拉桥与悬索桥技术优势的“创新巨作”。当两种技术在同一座大桥上“交汇”,合龙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如何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精准合龙?
经计算分析,设计者们发现,如在交叉区进行合龙,两侧的主梁能够自然匹配,无需额外的调整措施。此外,由于斜拉段和悬吊段的主梁可以同步吊装,这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并显著缩短了工期。相比跨中合龙方案,交叉区合龙方案至少可以节省3—6个月工期,实现了技术与时间的双重优化。
主墩基础施工中也有创新,设计者们提出使用大直径、大功率世界最先进的旋挖钻机,创造性地使用分级混合钻进成孔技术,在合适条件下使用干钻工艺,减少了泥浆量,降低了安全风险,也更环保,这一工法在长江中下游跨江大桥主塔施工中是首次应用。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
新质生产力强调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统一。
站在成功合龙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上眺望,一边是灯火通明、繁华热闹的主城,一边则是生态宜居、生机勃勃的江北。
在项目建设初期,建设单位就编制了详细的环水保、水生生物保护方案。为减少对施工区域范围内水生生物特别是长江江豚的影响,除采用传统的加强区域巡逻外,项目建设了噪声监测与淡水豚报警系统。另外,在主桥水中主墩建设方面,采用了围堰挡水施工工艺,确保了施工水域中水生物的生存活动空间。
G3大桥带来了一江两岸之间互通互连,对于完善国家和安徽省高速公路网,提升区域过江通道通行能力,发挥皖江承东启西、连接长三角和川渝鄂赣的中枢作用,促进区域交通优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安徽在桥梁建设中采用了多种环保技术,如节地节土、节能减排、废料回收等,确保了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桥梁的设计也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比如加筋土桥台,采用小间距分层加筋天然粗粒散体材料,通过控制压实度形成似弹性、高模量加筋土复合体桥台,可直接承载桥梁上部结构、适应其胀缩变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优异的抗震性能,解决了传统桥台建设的弊端,实现了桥台工业化快速建造、绿色低碳、可持续、经济节约。
还有大宗固废循环利用技术,构建了公路废旧材料零弃利用体系,逐渐形成了以厂拌再生为主的旧路材料利用核心技术;提出了建筑固废资源化的环保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形成全量化应用体系;建立了道路用尾矿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多样化尾矿筑路材料,提出道路全深度应用技术方案,实现大宗固废规模化、高效化、低碳化利用。
“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的‘桩板式结构’技术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桥梁设计院院长唐国喜介绍,桩板式结构是一种由预制管桩支撑预制板形成的原创“道路”体系,替代高度6-8米填土路基,实现了道路的无土建造,节约用地约4公顷/公里。
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和应用,使得安徽桥梁建设在技术、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标志着安徽桥梁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建筑理念的融合,也将推动安徽桥梁建设迈向更高的层次,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全国乃至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记者 史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