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中安观察|流动的盛宴:运河千年 看安徽文脉常新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7-01 09:15:43 【字体: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中国大运河跨越六省市,沟通五大水系,贯穿南北、通江达海。奔流2500余年,它至今依然发挥着供水、灌溉、航运、生态等作用。2014年,“大运河”文化遗产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安徽淮北濉溪县柳孜运河遗址、宿州通济渠泗县段“榜上有名”。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流动的文明盛宴”

  作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安徽段总长约180公里,流经安徽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其中淮北段全长为41.5公里,宿州段全长141.5公里,泗县境内尚存一段长约47公里故道,其中运河原有故道28公里,运河原有故道也因大体保持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原貌,被称为大运河的“活化石”。

  大河逶迤,运载千秋。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通联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构成了南北、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主干道,催生了沿岸城镇发展兴盛。特别是,通济渠通航后出现了“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轴舮相继”的盛况,茶叶、瓷器、宣纸、中药材等江淮物资曾通过大运河运销各地,驰名中外。

  跨古连今,千年水脉不仅带来了中原商业的繁盛,也孕育了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

  大运河河道遗址、泗州运河故道、运河桥梁遗址、运河码头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百善镇百善老街、柳孜古镇、蕲泽古镇遗址等运河村落遗产以及淮北花鼓戏、灵璧钟馗画、萧县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彰显了文明的繁盛。白居易、韩愈、皮日休等文人墨客均曾寓居宿州,留下众多诗篇,大运河安徽段也成为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和最有特色的河段之一。

隋唐运河古镇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

  位于大运河淮北段的世界文化遗产点——柳孜运河遗址经1999年、2012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河堤、桥梁遗址、木岸狭河、木质沉船等诸多遗存,其中,首次发现的我国隋唐大运河水工设施遗址,为了解、研究运河的形成、使用、淤塞、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有力地证明了隋、唐、宋、金四个朝代期间(公元7至12世纪)通济渠段的流经路线、航运方式、运输货物等重要历史事实,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宿州灵璧凤山大道隋唐大运河遗址,是已发掘出的最完整的运河遗址剖面。2021年8月至次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此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考古挖掘,发现大量瓷器残片和唐宋古钱等珍贵文物,其成果入选2020——2021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运河故道出土丰富的遗物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商品贸易和社会风貌,尤其是瓷器反映了唐宋时期瓷器贸易流通线路,也反映出当时民众对瓷器的审美需求的变化,这些通过考古手段获取的物质文化资料已成为研究唐宋运河工程建设、漕运、科技、商贸、社会、文化的重要材料。”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超认为,到目前为止,大运河安徽段是中国大运河考古工作中做得最多的河段之一,尤其明确了通济渠流经线路、宽度和深度。就加强大运河安徽段传承、保护与利用工作,他建议,“抓住大运河安徽段所在河段——通济渠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路和纽带的优势及机遇,发挥跨地域、跨部门、跨学科优势,突出安徽地域文化特色,拓展对外合作新空间,再现隋唐大运河中华文明繁荣盛世风采。”

  与历史对话 看安徽文脉常新

  几千年来,大运河见证了江淮大地文化的勃兴与发展,为徽风皖韵增添万千风采。

  站在大运河申遗十周年这个新的历史起点,秉持着共保护、同传承的理念,安徽正持之以恒,蓄力做好大运河文章。

  中国大运河淮北濉溪柳孜文化园、隋唐运河古镇街区相继开放,再现隋唐大运河码头沿岸街市繁华盛景;《从地下走出的辉煌——世界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隋唐大运河安徽段》《“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等多部大运河文化研究专著出版问世,解码华夏文脉密码;“这十年 汴河泱荡 遗韵留香·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等运河大展带领市民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宿州)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展暨安徽省传统戏剧扶持项目汇演比赛,生动展示省内70多个非遗项目、10项非遗剧种……

  而近日由淮北师范大学、宿州学院联合共建的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的获批设立,无疑又为大运河文化研究保护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系列的码头、桥梁、驿站、古镇和古村落等重要考古发现,丰富了大运河安徽段的文化内涵,也拓展了运河研究领域。一座座“上新”的博物馆,一本本研究专著,一个个运河文化新地标,一场场非遗活动,更是安徽对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转化和呈现的生动实践。

  如今,安徽正在讲好大运河故事,擦亮运河文化的“金字招牌”,引领文旅消费的新需求新趋势,让更多人共享大运河保护传承成果,让文化遗存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的路上稳步迈进。历史时光里的厚重回声与新时代的万家灯火形成壮丽交响,大运河文脉常新,呈现澎湃生机。(记者 陈欣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