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中医提醒:夏季养生 首重祛湿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5-21 09:15:08 【字体: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小满前后,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夏天真正到了。夏季不仅闷热,还常多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在空气之中,空气中湿度很大,人体最易感受暑湿之邪。所以说“湿”是长夏的主气,安徽省中医院风湿一科医生汪元提醒,祛湿是长夏期间重要的养生内容。

  夏季闷热难捱,人们往往贪食生冷,而五脏中的脾又最怕湿,湿气常常阻滞在脾胃,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易困倦、腹痛腹泻等症状。炎炎夏日,热气逼人汗出,人们自然喜欢阴凉之处或者空调室内,倘若汗出骤然而止或者汗出衣里,都会使水湿之气停留在体内难以排尽,让人感到全身沉重乏力,四肢酸沉倦怠,甚至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长此以往,体内湿气便日积月累,逐渐加重。

  湿气重有哪些表现呢?

  1.晨起看舌面: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有眼袋,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照镜子可以发现自己舌体胖大、或舌边有明显齿痕,舌苔多厚腻。

  2.饭时看食欲:湿气重的人夏季多会出现食欲减退以及消化功能下降的表现,到了吃饭时依旧没有想吃的欲望,或者吃一点东西之后就会有饱腹感,甚至有的会感觉到恶心,这都是脾虚湿盛的表现。

  3.平时看状态:体内湿气重的人到了夏天,常会感觉身体及四肢沉重,甚至全身酸疼;身体特别疲乏,不爱活动,活动时会出现关节发紧,肢体活动不灵活;有头昏、头沉、头脑不清醒、易困倦的感觉;常会感到胸闷,须长呼口气才会感觉舒服。饮食作息和原来基本一样,但体重明显增加,表现为虚胖的体征。大便粘滞,排不尽感,大便容易黏在马桶上,或者使用手纸反复擦也擦不净,都说明体内湿气有点重了。

  夏季如何祛湿呢?

  1.多运动,多出汗:运动出汗是最简便易行的去除湿气的方法,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尤其是长期工作在空调房中的人们,很少流汗,导致身体自然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不要整天呆在空调房内,应该运动起来,比如跑步、健走、瑜伽、太极、五禽戏等,适当出汗不仅可以加速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外,还能舒缓压力。

  2.清淡饮食,避免油腻生冷:本来长夏季节湿邪容易侵袭人体,油腻生冷食物就是湿气的助推器。过食油腻生冷食物会损伤体内的阳气,加重脾胃负担,招致湿留体内而致病。因此“防湿”必须从日常饮食做起。少吃煎炸、烧烤、香辣等油腻刺激食物,以免加重脾胃湿热。一些热带水果,如荔枝、榴莲等本身含糖量就偏高,多食会生湿滋腻,加重湿热。吃太多冰凉食物,如凉菜、冰啤酒、冷饮等,也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加重湿气。夏季饮食总体宜清淡,多食营养丰富的蔬菜、瓜果之品,在平常的食物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白扁豆、大枣、薏苡仁、冬瓜皮、玉米须、赤小豆、绿豆等。特别推荐薏米红豆粥,既能健脾祛湿,又可补血养心。薏米,中药称之为“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赤小豆,红色入心,除利水消肿、健脾养胃外,还可补血养心。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被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3.补充阳气,祛湿之本:内湿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水湿停聚所致,脾脏喜燥恶湿,补充阳气可以祛除体内寒湿之气,振奋脾阳,减少内湿停聚。可采用艾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等多种办法补充阳气,可选取关元、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进行艾灸,就有很好的温阳祛湿作用。还有中医传统特色治疗方法——冬病夏治也是补充阳气的很好的方法。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自然界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补充人体阳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疾病得以恢复,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陈宜淼 记者 徐慧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