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4-18 09:46:36 【字体:

  无人机送外卖,乘坐通用飞机游览黄山,几百亩地植保作业一台无人机轻松搞定……近年来随着低空飞行加快应用,低空经济加快融入各行各业,市场规模加速壮大,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行业发展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低空飞行”正在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一个新的万亿级市场正在打开。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4月1日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十年磨一剑

  迈向发展高地

  在芜湖航空产业园,安徽鸠兹航空研究院有限公司厂区内,大大小小的各式无人机摆满厂房,工人正在忙着组装无人机。

  企业负责人贾利伟告诉记者,2019年入驻园区时,他们还是个初创的小微企业,主要做控制器。这几年依托芜湖航空产业园产业集聚优势,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增强,企业快速发展,全面进军整机市场,去年产值6000多万元。

  芜湖市是我省最早布局低空经济的城市。2013年,芜宣机场和航空产业落子芜湖市湾沚区,经过“十年磨一剑”的发展积淀,如今芜湖已经成为国内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目前芜湖航空产业园核心区已集聚整机、卫星制造、航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及飞控系统、模拟器、航空部件、航空材料、航空运营、教育培训、维修保障等项目近150个,覆盖从整机、卫星、无人机、发动机到综合维修、运营保障等上下游全产业链,基本实现“不出园区便可生产一架国产通用飞机”。9家国家级和43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园区,芜宣机场已累计通航33个城市,开通6条货运航班。

  随着“低空经济”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低空经济的相关政策也在近期陆续推出,低空经济迎来了发展风口。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其中通用航空(含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根据近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将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安徽作为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抢抓机遇,加快布局低空经济赛道,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最新统计显示,2023年,安徽累计设54个低空试点空域,开辟43条低空航线,通用飞机飞行近9700小时,无人机飞行144万小时。

  记者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目前,安徽省已集聚通航控股集团、中电科钻石飞机、亿航智能、应流航空等企业300余家,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安庆、六安、宣城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低空经济规模已经突破400亿元。

  拓展应用场景

  布局多元赛道

  应用,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3月28日,肥东白龙机场停机坪上引擎声隆隆,一架塞斯纳208飞机平稳着陆,至此该机场累计保障飞行突破1万架次大关。

  肥东白龙机场占地643亩,共22个停机位,是我省规模最大、保障设施最完备的A1类通用机场。自2023年7月正式开航以来,已开通合肥至黄山、合肥至镇江两条低空航线,签约10多家通航企业,涉及短途运输、应急救援、航空驾照培训、航空科普、飞行体验、无人机试飞等多领域业务, 经营业态不断丰富。

  根据近期获批的《2024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线划设方案》,今年安徽低空航线再新增3条。全省共获批21个低空空域、18条低空航线。

  低空飞行应用加快落地,低空经济正在安徽“热起来”。

  “应用是最好的发展,发展低空经济,飞起来才能热起来!”肥东白龙机场负责人介绍,肥东白龙机场不断拓宽应用服务场景,目前可以提供无人机试飞、航空测绘、短途运输、人影作业、空中游览、应急救援、航空物探、航空运动、商业包机、航空科普、农林植护等多种业务。

  芜湖市也在加快低空飞行应用步伐。芜湖市湾沚区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高宇告诉记者,芜湖已经开通到黄山、建德、上饶等通航短途载客运输固定航线,累计批复临时空域12批次、临时起降点19个、临时航线20多条,16家通航运营主体开展观光旅游、应急救援、气象探测、城市管理等领域12项运营服务,全力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力争在5年内开辟千亿级航空航天产业新赛道。

  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是当前低空经济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在去年合肥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时的科技带来的eVTOL亮相,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目光。

  这种可以垂直起降的纯电动飞行器,被视为未来立体智慧交通的发展新方向。时的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雍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较于直升机,eVTOL以其纯电无污染、低噪音、安全性高、无需跑道等特性,更适合在城市上空飞行,目前正加速向商业化迈进。

  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

   全产业链布局

  持续优化产业生态

  根据《芜湖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芜湖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力争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预计达500亿元,在航空整机、航材、主控芯片等方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国产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超过90%。届时,低空经济将成为芜湖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芜湖将抢抓当前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高宇表示,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央企、头部企业、大型航空公司在芜湖建立生产制造基地,通过龙头带动形成集聚效应。

  安徽通航集团锚定低空产业新赛道,全力布局低空产业体系。推进省低空飞行服务、省航空应急救援、省低空无人机管理与服务三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持续夯实低空产业技术底座。启动投资3.2亿元的安徽省北斗低空综合应用产业化重大项目,加快布局形成低空智联网络,为安徽低空领域科技创新和低空产业发展蓄力赋能。

  低空经济“飞起来”,还需要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尽快适应低空经济发展需求。

  据了解,目前全省共有3个通用机场正在运营;6个通用机场正在建设,20余个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省会合肥为中心、以全省市县为支点的通用机场网络格局。

  芜湖市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芜湖市域范围内医院等重要位置规划布局30个以上临时起降场地、1个至2个固定运营基地,建成2个以上航空飞行营地。同时,依托低空经济研究院推进低空智联项目,以湾沚区、城东新区为先行区开展试点,逐步形成覆盖全市范围的低空智联网。

  让低空飞行尽快“飞起来”,还需进一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探索创新无人机适航审定模式,更好地适应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适航审查需求。

  此前,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骆洪江表示,无论有人机还是无人机,要融入国家空域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必须不断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低空航行服务保障能力。

  下一步,民航局将重点加快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会同地方政府加快服务站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不断优化完善低空航行服务体系和能力,加强有人机与无人机的运行协同,为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