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助力乡村振兴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李国英省长去年2月在金寨调研时提出“培养能人、培育产业”指示要求后,金寨县积极开展以“把人才留在乡村,把产业基地建在农村,把成果分享给农民”的农村产业带头人培育试点工作。为此,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在全市推行培育试点工作。
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农村致富发展谁来引领?为此,我市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大力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选择22个县(包括我市7个县区),推广我市“金寨经验”,扶持产业带头人培育试点工作。我市在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质增效。去年底,全市共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1985人,其中村级1773人、镇级212人,联结带动小农户98560户。目前,我市已培育乡镇级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299名。
统筹谋划推进 提升培育水平
近年来,我市按照“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思路,健全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机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印发《关于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推进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的实施意见》,对产业发展带头人工作进行系统部署。用2-3年时间每村培育3名以上村级产业带头人,每乡镇培育3名以上乡镇级产业带头人。依托八大产业协会,按专业进行培训。各县区按照从事主业范围,区分种植养殖生产型、产品加工型、市场营销型、生产服务型、综合经营型等培训类别,采取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农技人员结对帮扶、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参展参会、开办培训班等方式,着重解决带头人在生产技术环节和产品营销环节存在的困难,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更新理念、开拓市场、带动发展。
拓宽培育路径,明确选人标准。通过在乡村能人中挖潜培育一批、在现有经营主体中引导提升一批、在县内外人才中引进落户一批等途径,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重点关注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业经营主体、外出创业返乡人员、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坚决排除失信人员、政策投机分子。各县区始终坚持宁缺毋滥、保证质量的原则,产业带头人必须达到有产业基础、有资金投入、有联结带动、有良好人品的“四有”标准,解决好“选”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注重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相结合,尽可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主导产业兴旺。重点选择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立足乡村发展、能够真实带动小农户的农村产业经营者。培育乡、村两级产业发展带头人,以村级为主,村级带头人原则上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稳定联结小农户30户以上;乡镇级带头人原则上年纯收入在50万元以上,紧密联结小农户100户以上。
严格评选程序,实行动态管理。各地坚持做到公开公正、阳光操作,严把“四关”,解决好“定”的问题。即组织个人申请、村级推荐遴选、乡镇审核确认、县级评价认定选择。如金寨县在确定第一批20个乡镇级产业发展带头人后备人选时,县试点工作领导组组织7位专家,采取公开答辩的形式,无记名评分进行确定,力求好中选优,选准定实。多数县区制定了《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认定管理办法》,实行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按乡(镇)级、村级设立“四大目标”清单,解决好“管”的问题。即年纯收入、稳定联结小农户(贫困户)收入增幅,带动当地关联产业规模增幅、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等四项目标清单,定期量化考核,凡是考评不达标的,不予授牌认定。对已认定的,凡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或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取消资格。
加强政策支撑 强化扶持力度
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熟悉了解带头人最急需的政策是什么,制定管用、好用、实用的政策,重点解决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用足用活各项支农惠农手段,落实用地、用电、保险、融资、税收等政策,特别是借鉴外地金融部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验做法,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在重点环节制定引导政策,首先引进来,加大扶持力度,设置优惠政策,把有能力、讲诚信的主体或个人引入农业行业;综合考虑带动农户数量和促进农户增收情况,设置奖补政策,鼓励带动发展。今年在市级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安排200万元,对乡镇级、村级优秀带头人给与奖补。各县区加大投入,围绕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农田水利、大棚厂房、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产品营销渠道,加强品牌塑造,产业发展带头人项目覆盖率达50%以上。加大金融保险支持,落实创业贷款、劝耕贷等金融项目;推进提升农业保险试点,带头人特色农业保险、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试点,提高财政补助比例。落实用地政策,优先支持农产品加工经营用地,引导带头人到农村小集镇兴办初加工实体。在规划、土地、林业、环评、交通、水利等行政审批环节开辟“绿色通道”。
制定扶持政策,突出四个结合。金寨县出台四项政策,解决“育”的问题。一是统筹设立1亿元“金寨县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带头人资金6574万元全部兑现到位。二是加大信贷支持,落实创业贷款、劝耕贷等金融支持6500余万元。三是推进提升农业保险试点,带头人特色农业保险、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财政补助比例分别提高到60%、80%。四是优先享受教育培训,对首批认定的70名带头人和30名后备人员集中培训,又选派一批带头人到北京参加现代农业发展知识培训及到杭州、合肥等地参展参会,提升了能力,丰富了阅历,增强了后劲。
为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金寨县突出抓好“四个”结合,解决“用”的问题。即:与打造高档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相结合,支持经营主体壮强产业、延长链条、创建品牌、拓展市场,带动融合发展,提升全县产业化水平;与实施“四带一自”民生工程相结合,创新产业带头人与贫困户紧密联结机制,如带头人汪划划帮助30余户贫困户销售黑毛猪、土鸡、羊、粉丝、香菇、木耳、蔬菜等农产品,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优先将符合条件的优秀产业纳入村级后备干部、推荐典型进行评选表彰,现已有2名产业发展带头人纳入“能人回归”工程,挂任乡镇党委委员及所在村第一书记;与乡村治理相结合,鼓励带头人在文明新风倡导、参与社会的管理、热心公益事业等出策出力,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创新联结方式 带动农户增收
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的目的,就是联结带动农户。为此,我市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实现了“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成效,并取得“六个模式”。
一是产业共振模式。产业带头人通过自己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户发展同类产业,直接带动农户增收。
二是技术培训带动模式。金寨县开展六安瓜片传统手工工艺“师带徒”实训点50个,培养制茶能手近1000人,其中一部分建起自己的制茶作坊,成为村里的制茶小老板、产业带头人。古碑镇宋河村占伟通过培训创办自己的茶叶加工厂,今年制作六安瓜片5000多斤,产值100多万元。
三是订单收购带动模式。有机稻产业带头人张荣刚,通过提供种苗、全程服务、产品回收,示范带动水稻种植大户238户,发展绿色优质稻谷8000多亩,高于国家粮食保护价0.10元/斤回收,农户每亩增收200多元。
四是电商销售带动模式。电商产业带头人童维新,依托“三个农民”电商平台,直接帮助35户农户出售特色农产品,户均年收入提高3000—5000元。并开发“美丽果子园”微信小程序,为当地农产品销售、乡村文化宣传、旅游景点推介、红色文化传播等打开“一扇窗”。
五是务工就业带动模式。猕猴桃产业带头人张宏,常年带动6人务工,每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务工脱贫的邬昌楼说:“我每年能拿到4万多元钱,还能照顾家,在家门口就业就是好。”
六是入股分红带动模式。如华润希望小镇润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猕猴桃基地1000亩,带动当地212户农户入股,每年按入股资金8%分红,2016年以来已累计分红16万元。
据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权介绍,通过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内育与外引并重,创优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在1985名带头人中,外地引进或外出回乡254人,他们既带来了资金,又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繁荣了农业产业经济。产业带头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当地茶叶、中药材、白鹅、水果等特色产业,发挥头雁效应,引导帮助农户发展产业。我市产业带头人直接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基地15.2万亩,养殖畜禽164万头(只),间接带动农户发展种植业122万亩。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全市共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5亿元,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增收11.5亿元。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全市共825个带头人成为承接主体,参与“三变”改革,为村集体增收7560万元。(李昌腾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程传军 田凯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