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区县介绍>详细内容

金寨简介

编辑:费义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06 14:50:28 【字体:

   区的结合部。1932年建制,始名"立煌县",1947年改称"金寨县"。现有28个乡(镇)1个办事处,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4万。金寨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五四运动后,这里就有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当地进步青年蒋光慈、王明(陈绍禹)、袁汉铭、詹谷堂等相继入党,于1924年秋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大革命中,当地党组织发动农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地党组织根据"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于1929年5月领导发动了丁家埠、斑竹园、南溪等地的立夏节起义,11月又领导发动了金家寨、燕子河、麻埠等地的六霍起义,分别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32师、33师,创建了以金寨为中心的豫东南、皖西两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2、3月间,中共中央为统一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的领导,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鄂豫皖特区,书记郭述申;三地武装合编为红一军,军长许继慎、副军长徐向前。同年6月,成立了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至此,鄂豫皖苏区形成。总面积约15000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
 
   1931年1月,红一军与蔡申熙率领的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4月,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等来鄂豫皖苏区,先后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军委会和鄂豫皖省委、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冬至1932年夏,在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凯歌声中,于1931年10月在金寨麻埠创建了以邝继勋为军长的红二十五军。11月,红二十五军又与红四军组成了以徐向前为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在金寨境内先后建立了豫东南、皖西北两个道区和六安、霍邱、五星、赤城、赤南五个县的各级苏维埃政权,开展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各项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根据地大发展,革命走向高潮。1932年秋,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战略转移。在艰难的环境里,刘士奇率领的红二十七军、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八军和一、二、三路游击师的分别组建,以及红二十五军、二十八军两次合编均在金寨,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苏区保卫战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合编后的红二十五军由中央派来程子华率领北上抗日。1935年至1937年,高敬亭率领的红二十八军和地方武装在大别山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革命的红旗高高地飘扬。
 
   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首先来点燃抗日的烽火,金寨儿女响应征召,踊跃参加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中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党委、新四军驻皖机关和中共立煌中心县委、皖西省委均设此,由彭康、郑位三负责,与迁驻这里的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及第五战区二十一集团军国民党右派势力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领导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的边区抗日救亡运动。其间,新四军叶挺、张云逸等曾来此视察工作。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重建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等中原局领导同志多次转战于此,领导军民共同战斗,迎来了全国解放的胜利。
 
   在数十年的革命疾风暴风中,金寨县十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用生命和鲜血支援了革命战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已追认的革命烈士10000余人;建国初期,健在的金寨籍老红军700余人;1955年至1965年间授少将以上军衔的59人。我县被誉称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20世纪50年代,县内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移民10万人,金寨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再次做出巨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