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打开心灵之窗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家长。从教多年,我接触了很多孩子,我明白很多问题儿童的问题不在于智力,而是心理和情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丁筱青导师的“儿童文学与心理”的讲座。这次讲座之后,我学会了用温情的方式疗愈心灵,疗愈自己,疗愈我的孩子。
孩子与世界之间,我们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被孩子提的问题弄得目瞪口呆,我们也常常被不听话的孩子气得火冒三丈。其实,我们是站在孩子与世界之间的。在孩子与世界之间,我们是什么?我们应该是陪伴者。为人父母,我们更要了解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是孩子的陪伴者,让孩子看着我们的样子成长。
作为成年人,也有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事情,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接受这个世界有很多种方法,有很多美好,我们可以自己去看,自己去听,我们可以去思考。我们要真正看清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去接受这个世界。
儿童文学作品是疗愈
每个孩子都想了解这个世界,都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兴趣。那么,作为成人,我们怎样让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怎样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让他们善待万物,以礼相待?文学无疑是个较好的途径。
作为家长,要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哲学方面的书,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同时,应该阅读大量优秀的儿童和********作品,这样眼界才更高,才更能为孩子挑选适合的书,真正的好书。除了文学作品之外,还要阅读大量百科性作品。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儿童的情感、儿童的情绪、成长过程中的挫折是需要去抚慰和疗愈的。
儿童文学的疗愈很多,比如《菲菲生气了》,这本绘本的疗愈作用非常大。我们可以在绘本中清晰地看到,情绪由爆发到平复。生气的时候是用红色的线条表达生气的方式。大喊、推门而出、跺脚这些情绪宣泄方式的姿势是不同的,树木、小鸟、风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绘本中有这样一句话“大自然疗愈了她”,孩子可以通过作品找到排解情绪的路径。不说教,不指责,告诉孩子生气是正常的,是被接纳的,是可以自己去化解的。
儿童文学的目的不只是教育儿童,更多的是给孩子带来审美、趣味,带来儿童生活的品质,带来儿童接纳世界的心态。
如何做一名观察者
一岁前,孩子与妈妈共生,妈妈应让孩子有安全感、幸福感。一至三岁,要锻炼意志,让孩子去做。三到五岁,要明确目的,培养目的意识。作为成人,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给孩子空间”,“一切得慢慢来,急不得”。其实,教育难就难在“在哪个点上平衡”,其实这也是当下教育的困局。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还应做个观察者。当面对孩子时,你是用“固定思维模式”,还是“开放思维模式”?所谓“固定思维模式”,就是贴标签,给孩子定性,进行道德评价。比如在《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这个绘本中,一幅幅插图夸张扭曲,贴标签的危害不言而喻,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孩子常常像个可爱的小天使,偶尔也会像恐怖的小恶魔,孩子会从我们的眼中看到他自己,孩子也会从我们的评价中定义他自己。恐怖或可爱,也许只在一念之间……
当“儿童文学与心理研究”强强联手的时候,我们就真正为孩子打开一扇心灵之窗,透过这扇窗,清新的气息涌了进来,温暖的阳光洒满室内,还有朵朵盛开的花朵在窗外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