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育人>六安教育>详细内容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丨微型徽派古建筑

编辑:汤晓雪 来源:皖西中学 发布时间:2022-01-12 17:04:25 【字体:

  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流淌着水墨清香的画里乡村,走进皖西中学艺体中心美术老师的工作室,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大块头”,在美术老师们的巧手下,以缩小版的徽派建筑群屹立在这里,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每天,老师们这间工作室总是忙得热火朝天,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魅力,美术老师们开始了一场“与时空对话”的创作——制作微型古建筑。

  眼前,一件件微缩建筑模型,雕梁画栋、做工精美,每件作品各具特色,既保留了原本的古建筑特点,又根据模型制作的实际情况做出了适当的创意设计。它们都出自皖西中学艺体中心的美术老师之手。每件作品制作前期需要通过实地调查与网络资源等多种研究方式深入了解目标建筑物,为了做好模型,除了反复测量以及查阅史料,更需要团队共同协作、精中求细。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别样的魅力。

  



  徽派建筑是安徽皖南建筑的代表,老师们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搜集资料,把大山里的建筑搬进了教室,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在皖南古村落之中,写实的处理手法营造了古朴大方的氛围感及丰富的空间体验感,色彩搭配与布景都十分讲究,不难看出老师们的创意巧思。

  通过老师们的实践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传统建筑设计方式及美学含义,提高学生中学时期的实践能力,让本土文化在实体模型中得到沉浸式表达,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师生能够共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非常深厚的滋养,渗透到美术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可以让学生一方面更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一方面也提升他们文创设计的这种能力。

  

  我们的老师们不断地观察、思考、试验,发现了生活中处处皆是原材料,变废为宝成为了制作的乐趣之一。泡沫板、雪弗板、丙烯颜料,此外还有木板、密度板、皱纹纸、灯泡、泥土、砂石、卡纸、腻子粉、白乳胶、镊子、砂纸、刻刀、尺子等工具材料进行搭配制作。为了还原的效果更加逼真,变“废”为宝,喜糖盒上的挂件可以用在门把手上,迷你可爱。印纸箱中间 一层特别有肌理感,用来做屋瓦,再合适不过了,再涂上一层丙烯,可以以假乱真了。干花、树枝整理整理都能派上用场。捡一堆小石头回来,用白乳胶一粘,就换了个造型。在老师们眼里,这些生活中的“废物”都是可以利用的宝贝。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所体现?于是,美术老师们开始了大胆尝试,这也是在探索有创意的教学模式,让创新精神渗透课堂。制作微型建筑的初衷是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探寻如何用微缩模型重现经典古建筑,将其灿烂的文化传承下去。再通过课堂传播微缩景观的设计和制作,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们通过美术课堂、通过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建古建筑模型的快乐,直观的感受课文中对古建筑的描述,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老师们先动起来,再带到课堂上,于是,每天上午8点到11点,下午2点到5点,美术老师的工作室像是“网红打卡地”,只要没有课这群老师就聚在工作室里创作。

  一件微景观作品完工少则半个月,多则三、四个月。其中,耗时最长的环节是去原址考察,罗会林老师创作第一件作品南门塔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复原和展现,去现场’蹲’了好几天。记录、观察每个细节。要想把微缩版古建筑做好,就得做好两种准备:热爱和坚持。

  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经过反复的对比,选择效果最逼真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老师们用雕刻的方法将花格窗的造型刻在木板上,制作出来的窗户非常逼真。制作的古建筑是一种真实的反映,正因为呈现了年代感,它显得更加动人。

  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中国古建筑,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只是模型,但是它们像一部部缩小版的史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同学们重温了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次别具特色的尝试激发了美术组老师们的创作热情也得到了皖西中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微缩艺术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囊括了美术、结构学、通用技术、文化等元素。将来,我们还想再制作一批全国有名的古建筑、六安本地的老建筑,安排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了解艺术的真实与美好,在他们心田种下美的种子,引领一些学生迈向艺术人生,遇见最美的自己!(吴 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