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我们的新时代】让无声世界同样“有声有色”
——走进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9-26 09:31:29 【字体:

  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儿童,呱呱坠地时便无法听见父母喜悦的欢呼;他们或是因为用药不慎,或是因为出了事故导致听觉障碍。幸运的是,通过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接受专业康复训练后,他们又回到了有声世界。

  每年9月第四个星期日是国际聋人节,其宗旨是造福于世界聋人,捍卫聋人的权利,帮助聋人康复。日前,记者来到六安市特殊教育学校,走进听障儿童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来,跟老师一起,嘴巴张大ma—ma……”9月22日下午,在六安市特教学校康复部葡萄班,语训老师高鹏正对着几个小朋友教口型。

  “ma—ma……”小朋友跟着老师,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认真地学,看起来与同龄孩子无异,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耳朵上都戴着助听设备,装置上还连着一个线圈。因植入了人工耳蜗或佩戴助听器,这些原本生活在寂静世界中的孩子们体会到了和别人交流沟通的快乐。但为了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流利地讲话,这里的孩子还需要接受专业训练。

  “别看他们现在学得认真,刚开始来的时候可不这样。”高鹏指着其中一个个头高一点的小男孩小鸣介绍说,孩子是双耳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辨识不了声音,去年下半年刚来的时候,基本上不说话,训练了一个多月才愿意开口,现在已经能够顺畅交流了。

  在学校康复部里,像小鸣这样的低龄听障儿童共有20个,均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按照年龄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班级。特殊儿童认知训练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过程,学校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不同的语训课程,每天有针对性地安排康复训练。

  “像小鸣这样起初不愿意开口的孩子还不算难教,有些孩子活泼好动,内心敏感,爱哭闹,坐不下来,需要我们花很多精力。”对于高鹏来说,在平时的课堂沟通中,要借助手势甚至所有能想到的肢体语言,普通孩子学一遍就会的内容要教几十遍甚至更多……“有些时候,孩子们在学校和老师相处的时光,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都长,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所以当选择特殊教师这份职业时也就如同担起了一份使命,这份使命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口语二年级老师程秀桂介绍说。

  从事特殊教育将近30年,程秀桂接触了太多听障儿童,也接触了太多处于无助和焦虑的家长。“只要孩子能开口喊我一声‘爸爸’,我就满足了。”十几年前,一位听障孩子父亲的心声犹在耳边。那是一个听力损伤严重的女孩,进校的时候还不到5岁。令人高兴的是,孩子后续的训练进行得非常顺利,最终和同龄孩子一样进入普校学习,并展现出她的绘画天赋。“前两年我们开展家庭回访时,孩子还拉着我的手说会常回来看看。”提起曾经教过的学生,程秀桂不禁湿了眼眶。对于她和同事们而言,做了那么多,只是希望帮助更多的特殊家庭和孩子。

  行走在市特教学校新校区,一所园林式校园的现代时尚气息扑面而来,干净、整洁是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市区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从1993年创办时的十来个学生,发展到现在近500名学生,历经了岁月变迁、校址搬迁,却依旧洋溢着温馨。“目前学校包括幼儿园、听障和智障的九年义务教育、职业高中、中专教育各阶段学生,建校近30年来,已对2000多名适龄残疾儿童实施了义务教育,为我市‘两基’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据该校副校长余宏霞介绍,除了让特教孩子得到和普通孩子一样的良好教育,学校还开设了包含工艺美术、家政服务、园林修剪、盆景制作在内的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最大限度对残疾人进行文化教育和就业培训。

  当日下午4时许,在书画教室里,十来个孩子围坐在长条书案前,练习书法和绘画。对外界声音感知度的不甚敏感,似乎让他们更多了份专注。17岁的燕燕正在临摹一幅工笔仕女图,一笔一画活灵活现。作为学校第一届口语班学生,从牙牙学语时进校,到如今的亭亭玉立,燕燕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虽然有听力障碍,但不影响她性格的乐观、开朗,多年的相处,更与老师、同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学习之余,绘画是她最为擅长的事情,此外,她还在学习园林绿化组培、水培技术,对未来,她有自己的打算,“我现在好好学技术,未来靠自己的能力创造生活。”

  “本着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和简单工作、生活能力的培养目标,学校立足实际,把职业技能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余宏霞告诉记者,该校中专部针对大龄孩子开设了易学易掌握、直观性比较强的职业教育课程。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强、理解能力好的孩子,进一步拓展了水培、组培等符合残疾人就业方向的新专业。学校还在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教育-培训-就业’为一体的残疾人培养模式,为残疾学生搭建起就业生存的平台。

  “最终的梦想是让这些孩子能够自食其力。”余宏霞表示,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争取和更多的爱心企业建立联系,创建更多的平台,帮助更多的孩子自立于社会。(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 齐盈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