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我们的新时代】山村里的光影守望者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8-11 09:16:23 【字体:

  闲暇时分,看一场电影,对于身处城市的人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对于许多生活在山区的群众来说,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让山区群众看上一场电影,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少基层干部在工作之余,还自觉充当了“放映员”的角色,金安区毛坦厂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刘毅就是其中的一员。

  早年间,刘毅从部队退役后安置到毛坦厂镇的时候,大多数村庄网络不通,文化生活匮乏。看到这样的情形,刘毅萌生了为山里群众放映电影的想法。2010年,他找到镇政府领导,建议组建毛坦厂镇电影放映队,得到批准后,他又跑到市里采购电影放映设备。那段时间,他白天看书、上网查资料,晚上到附近乡镇电影放映队跟班跟学,经过连续半个月的学习,逐渐掌握了从架设银幕到放映的一系列操作技术。

  直到现在,刘毅还记得第一次放电影的情景。那天吃过午饭,他蹬上三轮车,带着设备,赶往15公里外的凤凰冲村。没想到的是,就在他架好银幕,安装好设备,准备放映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虽然天公不作美,但现场的群众都在找地方躲雨,没有一个人走。看着乡亲们满怀期待的眼神,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失望,刘毅就和村里的干部商量,“还是等等吧!等雨停了我们再放。”

  这一等,就等到了夜里9点多!雨终于停了,当放映机把《建国大业》的片名投射到银幕时,现场一片欢呼!

  放完电影已是凌晨,当刘毅把“全部家当”放回三轮车准备回去时,一个小伙子把他从车上拉下来,热情地说:“刘站长,我正好和你同路,这一段山路就让我来骑车带你回去吧!”于是,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小伙子蹬着三轮车,刘毅坐在车上,前面有4个手电筒为他们开路,后面跟车的两人随时准备上坡助力,二三十名群众的手电筒组成了一条灯光长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回荡于群山之间……这一幕特殊的“电影场景”永远刻在刘毅的心里,从此,他对着放映机许下一个承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耽误山区群众看电影。

  2015年夏天,正值汛期,在去朱砂冲村放电影的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顶风冒雨骑三轮车十分费劲,快接近目的地时,刘毅没有注意到山道口边路基塌方,连人带车翻进沟里,幸好一棵野灌木挂住了车轮,但他的膝盖却磕在了岩石上,划出五公分长的口子。听到他的呼救声后,附近一位大爷闻声赶来,两人合力把三轮车拽回路面。大爷看着刘毅浸着血渍的裤子说:“刘站长,你赶紧回去处理伤口,等腿好了再来。”但是看电影的通知都已经下了,大家都盼着呢,刘毅满不在乎地说:“我当过兵,这点小伤哪能轻易下火线?您就等着看电影吧!”

  一面幕布,一簇光影,映射着万千气象,绝不仅是娱乐那么简单,刘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放电影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刘明志曾是李家冲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3年他买了十几头小黄牛,开始发展养殖业。由于不懂养殖技术,仅靠向别人打听来的一点经验“瞎琢磨”。不到一年时间,小黄牛病的病、死的死,只剩下瘦瘦弱弱的五六只。在和刘明志闲聊的时候,刘毅想到家中有不少科普影片,于是第二天便找来了《黄牛喂养常识》和《黄牛防疫技术》,在刘明志家门口的稻场上搞了一次“专场放映”,另外还联系了镇畜牧站技术人员上门进行养殖辅导。这几年,凭着学来的养殖技术,刘明志的养殖场从单一的黄牛养殖发展到猪、羊、鸡等养殖,他的明志家庭农场更是办得红红火火。

  十多年奔走在山村间,刘毅和群众越来越熟,也越来越亲近。山区有些老人行动不便,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常备药品,就成了他们最为头疼的事情,于是在下村放映的同时,刘毅又兼职当起了“带货郎”。镇上敬老院82岁的特困退役军人高立荣,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每次为敬老院送影时,刘毅都会顺便给他带药。

  “那条崎岖的山路我走了12年,为山村群众放映电影2000多场,来回26000多里的路程,对我来说就是不穿军装的‘长征’。在山区的角角落落里,乡亲们的欢声笑语,就是颁发给我的‘军功章’!”谈及这么多年的感受,刘毅深情地说道。(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汪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