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霍山领跑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8-03 08:32:34 【字体:

俯瞰新中国第一坝—霍山佛子岭水库大坝。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凯平 摄

  钦乘车驾、持弓跃马,在济广高速霍山道口,矗立着一座巨型雕塑——《大驾光临》,骏马的腾飞之势,汉武帝的神采气韵,蓄势勃发、一往无前,让来霍山的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霍山建城,比汉武帝时期更早,远在夏朝建立之前。《史记·夏本纪》中,记述了夏王朝建立前夕的四个城市:阳城、英、六、许,“英”即霍山最早的称谓,皖西学院教授、著名学者姚治中也曾进行过论证。

  迎驾、应流、世林……为山城的工业增添了不少光环,不同时期的众多“第一”,一个个“国字号”荣誉加身,紧盯速度、位次和奖项,都让霍山更像一名领跑的排头兵。脑子里,有向前冲锋的精气神;骨子里,有牺牲奉献的红色魂;身板上,有敢于扛事的倔强劲。

  吹响“号角”

  吹响革命和建设的“冲锋号”,在牺牲和奉献中,霍山创下“四项第一”和“三个5万”。

  舒传贤、刘淠西、查茂德……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新中国的成立,30年红旗不倒、20年武装斗争不断、5万多英雄儿女为国捐躯,英雄未远去,薪火永相传。

  在这里,发动了安徽第一次民团起义——诸佛庵民团起义;组建了安徽第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成立了安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县苏维埃政府;这里也成为了安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境赤化县。

  当地一位党史专家描述:霍山的红,是鲜血的红,沸腾而滚烫;霍山的红,是红旗的红,热情而坚定;霍山的红,更是红心的红,坚贞而执着。

  “我校的前称,是列宁模范小学,这是值得骄傲的一段历史,我们始终牢记,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要把红色精神发扬光大……”在刘淠西和查茂德家乡,诸佛庵镇中心学校红领巾讲解员刘若菲,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身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红,是当地人与生俱来的气质,也是他们最为自信的底色。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电影《上甘岭》中,郭兰英老师歌唱的那条大河,就取景于佛子岭水库,也就是放水闸门同时开启,那种气势磅礴、浪花奔涌的壮观场面。“新中国第一坝”,凝铸了老一辈治淮人,自力更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技术资料缺乏,经济条件极度困难下,霍山人民和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水利专家、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吹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角,舍小家、为国家,全力投入到重整山河、治理水患中。当时人们亲切地称这里为“佛子岭大学”,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水电建设人才,为祖国的水电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翻开厚厚的《佛子岭水电站志》,去体味那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奋斗史,5万多霍山儿女,又一次走在最前头,离开故土重建家园,无私奉献5万多亩耕地良田,县域三分之二以上面积成为库区。河水安澜、碧波万顷、风光旖旎,换来了“中国好水”优秀水源地、中国好水搬运工——迎驾山泉,成就了“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生态美酒——迎驾贡酒。

  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20世纪60年代,建设“小三线”的号角吹响,淮海厂、淮河厂、江南厂、江北厂、皖西厂、皖化厂、东风厂、红星厂、红旗厂和皖西医院,“九厂一院”在诸佛庵、落儿岭、东西溪等乡镇拔地而起,为了建设国防,霍山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历史的缘故,闭塞的山城人民看到了我国第一辆微型汽车——飞虎牌汽车。他们比周边县区,提前了解到什么是“工厂”,什么是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曾经热火朝天的“小三线”,人去楼空。变理念、转思路、找出路,一度颓败废弃的“三线厂”,如今,已蝶变成了画家村、作家村,成为网红打卡地。

  领跑“扛旗”

  革命时期,乐于吹号冲锋;发展工业,乐意争当旗手。

  宋代开始炼铁、制陶,清代生产竹筷、捞金砂、造土纸、织土布、制线香,光绪年间,转步园铁锅更是闻名遐迩。可以说,霍山的工业历史悠久。

  对工业经济见事早、认得上,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提出“产业富县”,较早地摸索到适合的路子,一届接一届干,一棒接一棒跑。2002年,顶着许多阻力,霍山在全市率先兴办了经济开发区,掀起了“发展工业学霍山”浪潮,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兴建工业经济区,抢占了先机,赢得了发展。

  酿造世界美酒、锻造大国重器、制造光源电器……经过大浪淘沙,不仅走出了倪永培、杜应流、桑世林等老一辈杰出企业家,一大批新的“扛旗领跑者”如雨后春笋。今天的霍山,形成了水饮品及食品酿造、高端装备制造、光源电器、竹材加工等主要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

  从1998年至今,迎驾集团蝉联全市第一纳税大户;应流集团连年跻身中国机械工业百强,入选全省首批13个“卡脖子”工程;世林集团,荣晋全国照明行业20强……今天的霍山,顶着连续四届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光环,乘着长三角一体化东风“蝶变”跃升快速奔跑。

  在六安市四县三区中,霍山是一个不通铁路的小县城,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常住人口才28万。交通不便、区位优势欠佳的人口小县,为何又连续三次夺得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

  霍山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叶林坦言,主要经验是县委、县政府扛起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兴县、人才强县、开放活县、文明育县的“六县战略”大旗,咬定工业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还有就是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创新机制,不拘一格用人才,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重视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队伍,最终奏响了发展工业经济的“大合唱”。

  锚定“重扛工业大旗,重返第一方阵”目标,在新一轮的县域竞争中,霍山更是牢牢抓住工业这个“牛鼻子”。雁阵计划、积树成林、老树发新干……争先赶超、奋力抢跑,以此来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凭着敢为人先,憋着一股冲劲。五年来,霍山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经济答卷”,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16年的1.6倍。累计实施省、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超200个、完成投资超400亿元。获批省级高端装备战新基地,开发区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培育期,成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国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

  抢占“C位”

  千里大别山,主峰在霍山。悠悠淠河水,从雄峰白马尖奔腾而来,绕南岳山呼啸东去。作为国家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域,霍山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凭借好山、好水、好发展,连连“霸屏”央视,一次次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上占据着“C位”。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县级红色政权生态保护“第一法”《森林办法》在这里诞生;改革开放初期,“封山育林”工程在这里实施;上20世纪末,“林本意识”在这里提出;本世纪初,“生态立县”战略在这里确立。一幅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全景画卷,在以生态为底色的霍山大地上徐徐展开。

  2019年9月,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皖西革命老区实践”理论研讨会在霍山召开,绿色的山城,从幕后走到台前,交流实践经验,从践行者到先行者,一度引起热烈反响。不同历史时期,霍山始终在争当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地、模范生。

  在这里,早观云、晚看星,划船戏水看日出,农家吃个“十大海”,单龙寺镇镇长伍凤麟风趣地说,来到屋脊山“中国摄影创作基地”,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即使摄影“小白”,拿个手机都能拍出风光大片。身边的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一出“石斛”记,唱响产业兴;一池温泉水,化身幸福源,顺漂流之水、推富民之舟。仙蔬小镇、石斛小镇、美酒小镇、漂流小镇、温泉小镇、茶香小镇……全县16个乡镇“量体裁衣”编规划,彰显特色取“小名”,因地制宜、市场主导、产业建镇。当前,霍山正在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将其打造成绿色发展的新平台。

  沿着大别山国家风景道,你来了,舍不得走;走了吧,还想再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天然氧吧……全域旅游提质升级,让霍山独具魅力,更充满着强烈的吸引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六万情峡一期、下符桥智趣田园、磨子潭青训基地建成运营……近年来,霍山县按照“全景霍山、全域旅游”的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去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

  巍巍大别山,主峰高耸屹立;悠悠淠河水,日夜奔流不息。随着六庆铁路的开建,宣商高速霍山段的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的启动,新的机遇不断涌现,新的优势不断彰显,大别山区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正在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赛道上奋力领跑!(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彬 储著坤 实习生 马原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